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而明清双方停嘴之后,每日便都是毫无营养的对轰了,李定国所部那几门郑成功送的二手火炮因为不加节制地使用,直接报废了三门。
而加固后的广州城虽然被火炮轰击了近一个月,但在尚可喜大军的实时修补下,损伤并不大。别说是李军了,便是郑军的火炮数量也不足,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形成足够的火力密度,彻底轰塌城墙。
不过,如果郑成功和李定国有那么多火炮的话,恐怕战局就不是如今的样子了。两人除了粮草和民夫不足以外,也都是因为担心蚁附攻城伤亡太大,才选择了围点打援。
时间在骂战和城上城下的火炮对轰中,很快来到了六月下旬,在广州城外整训了近一个月,基本上学会了队列行进和简单阵型的两万多义军如今正在为攻城做准备,这是郑成功和李定国商量之后,确定下来的验收计划。
他们都想借着围城期间的攻防战,来训练一下那些助战的义军,到时撤回自己的地盘之后,便能直接挑选其中的精锐补充进各个部队,剩下的则是整编成地方卫戍部队,继续训练,选拔,分流。
这两万多助战的义军全部都来自于地方堡寨,乡绅豪强组建的团练武装,广东地区在明清鼎革之际,这些不服从清廷的地方武装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了以宗族为枢纽的地方实际控制者,但相互间联系不多,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郑成功和李定国如今借着抗清的大旗收编了他们,一方面是出于补充兵力的打算,另一方面也是防止这些地方势力在之后成为自己的敌人。既然无法消灭,那就有选择,分级别地将他们纳入自己的体系里面。
七月的第一天,一队队郑军哨骑在广州城东面的城墙外驱逐出城探查的清军哨骑,双方交锋数次,处于劣势的清军哨骑丢下了几具尸体之后,便灰溜溜地退回了城内,郑军哨骑在城下不断进行着挑衅。
广州围城已经一个多月,郑成功西征潮惠更是过去了近三个月,清廷的援军便是从北京调来的,此时也差不多该到了,郑成功通过清远等地哨骑传回的消息,已经感受到了明显的异样。他猜测是清廷的援军看到耿继茂的残兵之后,已经胆寒了,恐怕正在找借口拖延。
毕竟嘛,打胜仗的时候自然是一个个奋勇当先,舍生忘死,可要是遇上了硬茬,清军也不是神仙,更没有封建主义大无畏精神可以发挥,当然是再等等,刺探清楚军情再说。
而为了迫使粤北的清军尽快出兵救援,因为桂林,漳州的战局,早就已经想要退兵的郑成功和李定国商议之后,决定提前攻城。清廷能继续拖下去,郑李两军可不行。
广州城大东门外的旷野中,郑军的大鼓隆隆作响,各种攻城器械被推到了距离城壕二里左右的地方,五千多名义军组成的攻城部队推着尖头木驴,壕车和云梯车冲在了最前面,他们的身后是五百多名亲丁镇战兵组成的督战队。
郑成功的大纛在大阵中心的偏东的位置,甘辉,万礼,赫文兴,郭廷等人都在他的身旁,除此之外,还有李定国派来支援的大将窦名望。
窦名望听着周围的鼓号声,看着那些经过了一个月训练之后,气势已经截然不同的义军,心情微微有些波动。这倒不是因为马上就要攻城了,而是眼前的这支军队确实有些不一样。
他和郑军各部虽然不在一个营地,但这一个月来的走动,军议,使得他对这支友军有了不少的了解,如今又看着对方的军队整训出来的士兵比城西那边的更有气势,心中自然免不得多想。
窦名望能成为李定国的心腹,在十几年的战斗中脱颖而出,自然不只是靠勇猛,他经过这段时间的细心观察,也发现了郑军和李军不同的地方。
前者就比后者的军备要好,补给要好,军饷也高得多,士兵训练的频次更是高了一倍不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