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35节 (第4/4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概凡天下的皇帝。头脑清楚一些的,大多能认识到先有了国家,才有了自己九五之尊至高无上。国家如果大乱了。他自己绝对也得不了好。所以会在某种程度上“善于纳谏”,“看重民意”。臣子的想法能够上达。这也是一种程度上的权力制衡了。

只可惜头脑清楚的皇帝有限。遇到那种不理朝政,天天把国库里的武器金银送给自家男宠,为了男宠摧毁整个国家政治体系。谁敢进言说远离男宠就杀了谁。杀了上百高级官员之后,把男宠提拔成全国军事统帅——遇到这样的皇帝,你能如何?

作死的节奏。作的却不是他一人的死。皇帝这个位置的特殊在于,他不想好好过日子,大家就都得去陪葬!

前仆后继的儒生,前仆后继的血染陛阶,只求其中或者有一个人的血能够唤起君王的良知——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用你当官做什么?怎能不挺身而出!

后人说,御史爱死谏,邀名而已。若有其他法子,谁愿意去死。“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难道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活着能够吃香喝辣么?

后人说,前代儒生张口闭口“天命谶纬”。可是,就是天崩地裂也劝不回的君王,鼎足折,覆公餗,那君王怕的想死,可就是不做好皇上——别说什么分辨不出手下是“贤臣”“小人”,自从你做了皇上,国库收入增加还是减少,路上人民富裕还是贫穷,人口繁茂还是萧条,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信“天命”,还能信什么……

推翻了他么?自古至今,武王才出了几个?昏君倒是辈出。

期待着从天而降个唐宗宋祖盛世锦绣,不如去想想如何增加自己的话语权。一代一代的臣子想着加强臣权限制君权。如同拉锯一样寸土必争。究竟是在就事论事。

这错的,大约是制度了。

“受命于天,既受永昌”的制度。子子孙孙传下去,难道代代是贤人?在明君时,君王尚且能自控,可纳谏。在昏君时,就只有大臣依靠“触柱”,“卧路”这样的手段,期待着劝谏君王。古来多少死谏。有效果的不算多。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啊!福宝,天道又要抢你当闺女了 玄学圈的娇软大佬穿进了恋爱游戏 熟夜並無別事 秀才家有女種田忙 手握空間重生後,滿級大佬帶我飛 诗文如雨 清宮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