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十二
杨宗正月初六打点好行囊,师傅给带好盘缠,开始走向寻亲之路,目的地是三姓哈喇。吉林将军现在下辖三个副都统,其中之一就有三姓哈喇。三姓哈喇古代还叫五国城、五国头城。辽灭渤海国以后,生女真人在松花江沿岸,沿松花江到乌苏里江共建立了五个联盟,又称为五国。分别叫:越里吉、剖阿里、盆奴里、越里笃、奥里米。越里吉就是三姓,是五国的盟城,所以叫五国头城。三姓是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重镇,副都统管辖范围广大,一直到黑龙江的下游,直至库页岛。后来朝廷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后,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被沙俄掠夺,管辖的区域有所缩小,那也要到乌苏里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大金国志》、《金史》、《北狩行录》等记载,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与宋钦宗被金人俘虏,被押至于五国头城“坐井观天”,囚禁于此。
这样的重镇,必然要有通往吉林城的交通,一般情况是夏天走水路,船可以直接抵达三姓码头。冬天江水结冰就走驿道,从吉林城“尼什哈站”为起点,到三姓是七百二十二里,共有十一个驿站。赵二爷本来要给杨宗带一匹牲口,但杨宗说什么都不同意,甚至带的钱也尽量少带,或者藏得严实点。用杨宗的话说,如果带多了,那都是给胡子准备的,一路上多是林密,人烟稀少。他又是单身一个人行路,特别现在的季节没有谁出行,准备再多的东西,也是送给别人的礼。不如打扮一下自己,变成一个闯关东的穷小子。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半大小子,没谁去绑肉票。所以,杨宗只带了两身衣服一床破棉被,让师娘多给带些干粮。为防范野牲口,赵二爷还给杨宗腰里插上一把斧子,带上火镰火绒,自己弄一根结实的棍子,挑着包裹上路。
大年一过气温没有三九、四九天,那么刮鼻子刮脸地冷。虽然积雪没有融化,但也有开化的迹象。朝阳的一面有尘土覆盖的地方,已经开始朝里渗透水汽。中午走路的时候,热得帽子已经戴不住了。找个窝风的草垛靠着歇息,晒晒太阳,还是很舒服的。开头的两天,路还挺好走,路上有车马行人的痕迹。偶尔还能碰见行人,运气好的时候,搭一辆顺风车,捎个脚儿,或者能找人搭个伴,一路行走还不寂寞。可离城五、六十里以后,路就不太好走了。路上已经没有车马,也少有行人,两面都是密密匝匝的山林,连户人家都找不见。饿了吃口煎饼咸菜,渴了吃冰或雪。
路上的积雪和林子里一样厚,经过一个冬天沉积,已经完全瓷实了,硬邦邦地还能在上面行走。如果是松软的,走一步陷一步,恐怕一天走不上几里。即使这样,也不是十分好走,雪路并不平坦。风吹到路上的雪高低不平,一会儿是个雪丘,一会儿是一道雪岗。如果不是从林间的树木判断,根本不知道哪里是路。驿道并不是修得多坚固,无非是官家驱使一些罪犯、徭役,在林中伐木平整出个路型,能够通车马就行。另外,驿道的作用,更多的是军事用途,用来传递信息的,能够让一匹快马奔驰就可以。按着在家估算,七百多里路,每天走三十里,一个月能到三姓。可没有想到的是,走上这样的路,一天能走十几、二十里路已经念佛了。如果过几天气温升高,雪就变得松软,会更难走,不说寸步难行吧,起码也是连滚带爬的。
今天是一个小阳春,太阳暖洋洋的,天空中连一丝风都没有。阳光照在雪地上,白茫茫的一片,晃得眼睛都难以睁开。昨天晚上,借宿在一户猎户家中。主家老爷子很好客,拿出酒肉款待杨宗,还在热乎乎的小炕上,美美地睡了一宿。早上杨宗吃饱喝足,老奶奶还给他包了一只烀熟的狍子腿。杨宗过意不去,想要留点钱,可人家二老死活不收。老爷子说,谁出门也不能背房子走,他们这里三、五天的都见不到个人,咱们爷们能遇见那是缘分。狍子肉也不是啥稀罕玩意儿,漫山遍野都是,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