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到严肃认真负责,不要随便往外拿。创作中,我倾向于大、中、小结合,以中、小为主。现在有些大的作品,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要想办法搞上去。题材上既有历史题材,更重要的是以现实题材为主。反映有本地生活特色的斗争生活。人家不远千里到我们这里来体验生活,我们则不需要坐船坐车,一出门就到先进点上,为什么不去写呢?!
要加强党对创作的领导。首先加强思想领导。创作是一件政治性很强的事。所以,各级领导要重视对创作队伍的思想领导。另一方面从组织上要重视。要有人从事创作。一个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至少要有两三个人,多一点当然更好嘛!创作力量要相对的稳定。创作力量要放在文教局直接管直接抓。这种组织保障形式我看是可以的。你们回去向宣传部汇报,就这样做。文教局直接抓,宣传部要重视。要关心作家入党入团的问题。同志们回去试一试,有了问题再纠正,再总结。要按照创作的规律来指导创作。有的本子要花点功夫,有的本子花的工夫少一点,反正要让花工夫。作者要增强党的观念,在党的关怀下进行创作。
1978年5月,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大元同志再一次亲自找我和曹一心谈《春柳湖》的创作,希望一定要改好。
1979年2月15日,又是常德地区文艺创作会议上,王大元同志又作了重要讲话。他一是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二是强调努力反映现实斗争生活,处理好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的关系。要求各级领导热情扶植现代题材的作品,才能真正的繁荣创作。要爱护现代题材的作品。他特别强调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不要过多干预,放手让作者大胆创作。他要求全区作者树雄心,鼓干劲,努力创作,争取丰收。
他讲的这些话,这些观点,时至今日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回观常德地区的创作实践,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仅仅是创作成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了大批的创作人才。从常德成长起来的作家成批成串,我也算其中一个。我要不是在常德那些年的磨砺,在汉寿县创作组整十年的创作实践,我恐怕是写不出1000多万字作品的,也是推不出17卷本、1280多万字的《杨远新文集》的。所以,我对王大元同志很感激!我对常德很感激!我对汉寿很感激!
1979年7月,王大元副部长又一次致信曹一心、杨远新,过问督促《春柳湖》创作情况。
二
《春柳湖》经过两轮大的修改,质量有明显提高,但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出版被搁浅。这两轮修改,花去我4年宝贵的青春年华,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面对种种议论,我感到压力很大。他开导我坚定走自己认准的路,但可以从方法上、策略上作些转变。《春柳湖》的生活素材在,创作经验在,表达激情在,可以考虑把长篇暂时放一放,主攻中短篇,有了更多的积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再回过头来修改长篇,可能是一种上策。我听了他的话,按照他的指引去做。
1982年,是我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一个崭新阶段。经过几年的彷徨、犹豫、拼搏,我终于挣扎起来,创作有了新的收获。在《小溪流》杂志编辑出版的《湖南中篇小说童话集锦》第一辑发表出版了中篇小说《欢笑的碧莲河》。1982年5月9日,我把这部作品寄给了时任地委宣传部长的他和时任常德行署专员的杨汇泉同志。
1982年7月10日中午,阳光很好,我正以很好的心情接待《小溪流》杂志派来汉寿办事的同志,我接到有关方面通知:地委宣传部王大元部长率队来汉寿检查指导工作,住在县招待所,他点名要见你。我一听王大元这个名字,就有种特别的亲切感。我便立即去拜见他。走到县招待所大门口的通道上,恰遇他从餐厅用完中餐往外走,身边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