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2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年曉泉不是土生土長的潭城姑娘,但她在這裡打拼多年,金鑼巷對於她這個外地人而言,也是半個娘家。

當年年曉泉進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這家 「老楊理髮店」里做學徒。

「老楊理髮店」那時還不叫這個名兒,老一輩的行當沒有招牌,二十平方米的地方,只有一個大門朝西開。

店裡人來人往多是熟客,一大早,帶著自己泡了茶的印花搪瓷杯往店裡一坐,闊綽熱鬧,聊起天來,你一言我一語,話題天南地北,輕不牽涉各自短褲內衣的顏色,重不問候對方記憶中兇悍的老母親,家國天下事,話頭一起,總能得到幾句附和,似乎不管是批判誰家不愛洗碗的老頭,還是同情哪個又陷入了水深火熱的國家,都顯得很有參考性。

「老楊理髮店」那時的店主老楊是這一片街區的剪頭技術骨幹。

老楊平時喜歡分析國際形勢,年過七十收了年曉泉這麼個徒弟,又多了個跟人炫耀自己「後繼有人」的樂子。

他的妻子鄭老太太是當年把年曉泉從車站撿回來的人。

鄭老太太年輕時是工人,一輩子熱愛勞動,嫁給老楊之後,成了金鑼巷的風紀檢查員以及吵架委員會會長。

老太太在金鑼巷江湖地位頗高,一片街區的婚喪嫁娶都與她有關,前後忙碌幾十年,男同志見到她下意識都要摟緊褲腰帶,如果不是後來查出惡性腫瘤,她不得不退出江湖,年曉泉興許還能被她培養得更像樣一點。

年曉泉跟著老太太來金鑼巷時剛滿十七。

老太太把她當半個孫女養活,一個月開出工資六百多,包吃包住。

住的地方就在小店樓上,是間五六平米的雜物間。裡頭放著一張木板單人床,還有一張樟木小桌,推開窗能聽見後巷豆腐西施的吆喝,關上窗也有對門小姑娘練習二胡的靡靡之音,間或帶上幾聲小夫妻的爭吵,抑揚頓挫,都是夾雜帶英文的。

那時候首都正要舉辦奧運會,潭城作為二線省會城市,有樣學樣,居民們的學習熱情分外高漲,大家為表現自己的博學好客,吵起架來,也都很負責的懂得加上兩句鳥語。

老楊兩口子鳥語說的不好,所以就時常需要向高中畢業的年曉泉請教。祖孫仨到了晚上,圍著餐桌抬頭看,電視裡放著歌舞昇平的新聞聯播,桌上擺著紅泥火爐的家常菜色,打眼一望,就跟一家人一樣。

年曉泉跟老兩口住了小半年,個子往上衝出三四厘米,十七歲的姑娘,身高直逼一米七三。

老楊對自己這個關門弟子很是看重,傾囊相授。

直到第二年入夏,鄭老太太病情惡化,他才不得不離開潭城、帶著妻子去了北城治病。

老楊走之前關掉理髮店,把年曉泉很是鄭重地交到了兒子小楊手裡。

小楊四十來歲,子承父業,也給人剪頭。

但他工作的地方比金鑼巷洋氣多了——在城北一家高檔美發會所。

會所里沒有老搪瓷茶杯,那裡也沒有人高聲聊天,上那兒剪頭的客人一般叫做消費者,剪頭的師傅並不叫師傅,端莊一點喊老師,親切一點叫托尼。

楊托尼早些年去海外遊學,娶回來一位日本媳婦,個矮頭圓,胸大如斗,老楊和鄭老太太將這位兒媳視作洪水猛獸,三人梗著脖子大吵一架,之後來往漸少,連門也不讓他們上了。

鄭老太太病情惡化得突然,甚至沒能看完自己心心念念的奧運會,她去世後的第二年,老楊也跟著走了。

楊托尼送走兩位老人,心灰意冷,決定跟著妻子去日本生活。

那時潭城的房價不高,年曉泉得知他的意思,便借錢把「老楊理髮店」收過來,在外面掛了個招牌,一行「老楊理髮店」言簡意賅,漂亮大方,算是給老楊當初那一句「後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八零之萬水千山走過 大佬一心向道日常 符生一梦 重生后死对头看上我了! 这个游戏我不玩了 霍格沃茨:韦斯莱是我们的王 鱼龙符[gl] 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