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哪里是来请安的,分明是请她早早下地狱死的,还让不让她活!
便语重心长道:“皇后,你平日里多去看看陛下,本宫无事游游花园,听听戏挺好的,不用来。”
皇后也不多求,道:“臣媳遵二位母后旨。”
乾清宫。
朱见深道:“朱将军,昨天朕听说你在京城正街和夫人打架?你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如此行事,是让手下人看笑话吗。”
朱永有苦难言,昨天他家夫人问他府里煮的粉团好吃还是外面的厨娘做的好吃。
这还用说,肯定是酒楼厨娘做的好吃。
因为这句话,朱永被自家夫人直接追杀两条街,鞋子都跑掉一只,睡了一夜练功房。
“陛下,此事臣有错,臣不惹她不是怕她。”朱永解释道。
这倒不假,能管后军都督府的也不是多怂的。
臣子家事不好多问,朱见深便笑着道:“今夜,你们都给朕好好的做好京城巡逻,不可有半分懈怠。”
随后朱见深又道:“皇后的三弟虽说年幼,但朕观其是练武之才,往后你可带着他。”
朱永道:“臣领旨。”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分大都督府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每府设左、右都督各一名,为正一品。
五军都督府,掌管除亲军十二卫外所有卫所,但无调兵权力。
即便如此,从洪武十三年至正统十四年,五军都督府的权力仍然很大。
卫所将领的选拔和更替、卫所士卒的操练、管理军户屯田和军事情报的获取都由五军都督府掌管。
此外,事关帝国安危的重大军事行动都需要皇帝和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商议后才能决定。
五军都督府权力很大,就意味兵部地位低下。
不仅重大军事行动的商议兵部不得参与,就连五军都督府的事务兵部都不得干预。
这样,兵部实际上就相当于是皇帝向五军都督府发布调兵命令的信息传达机构。
不过,宣宗在宣德十年正月突然驾崩,三杨内阁乘明英宗年幼,将兵部尚书王骥扶上麓川之役,做明军主帅。
兵部第一次触碰到军事指挥权。
王骥率领下,明军三次在麓川之役的胜利。
以儒雅示人的兵部文官充分展露出自己驾驭战争的能力,
只是有大量战功卓着、爵位在身的武将坐镇五军都督府。
兵部地位的崛起依然阻力重重。
但是,文官很感谢瓦剌留学生。
留学生的土木堡之变,为兵部地位崛起提供了绝佳契机。
宋朝时,文官从政治角度看战争。
明朝中,文官领武将作战时,往往出现:武将领兵快速投入战斗,文官指责他们轻敌冒进、好勇嗜杀。
武将选择等待有利时机,再出战又被文官指责为畏敌避战、养寇自保。
他们怎么做都不对。
时间久了,武将完全没了战争主动权。
假如统领武将的文官,有良好军事素养,那还好行,可是一旦文官像杨镐那样,结果就是类似萨尔浒的惨败。
文官为防止武将势力抬头,拒绝一切有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建议。
万历时期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曾提出过整训明军计划,结果被文官否决。
大明朝,则是错过了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机会。
同时,五军都督府权力削弱。
兵部地位的崛起。
文官蔑视武将,武将对文官阳奉阴违,互看不顺眼。
这样导致结果就像崇祯朝的松锦大战,惨败!
各种文武将不平衡,导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