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四十六 名人效应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如此,以后但有献纳钱粮者,皆登记造册,朝廷宽裕后即行归还。”

这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债券,却也有了那么些意思,因为此时的宋庭势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凉了,实在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对象。

但是如果心怀忠义,大概率会尝试一下的,至于是否如此,再看。

随后,自然是给各人安排职位。

这么多人才,大家都眼馋的紧。

陈宜中道:“陛下,政事堂人员紧缺,臣请复舍人院与五房,需知制诰、检正五房公事,检正公事各二人,提点公事各二人。”

好嘛,一张口就是十二人,真当来的都是进士出身?

陈文龙不甘落后,道:“臣请派侍御史与巡查御史,各……”

“诸卿莫要争抢。”赵昰打断了诸人,说道:“目下朝廷缺人稍减,终难复以前,朕意精简机构,提升效率。

政事堂设左右丞相各一,参知政事五人,处理全国政务,下设直舍人院。

取消政事堂五房并三司使,恢复六部职权,皆属政事堂,其中兵部负责兵员招募训练、将官选拔迁贬、兵甲、粮草等事,无调兵用兵之权。

枢密院只负责兵将调动、规划防务、方略、对外征战等事。”

“陛下圣明。”陈宜中立刻附和。

三司使本为全国财政机构,独立于三省六部外,其存在极大地限制了政事堂的财权,而枢密院让兵部毫无存在感,让政事堂不能染指兵权。

如今赵昰一改,政事堂权力大增,陈宜中当然愿意。

“臣以为如此设置,枢密院恐将受制于政事堂,宰相权势太大,易霸凌皇权,历朝之鉴,陛下不可不察。”陆秀夫说道。

陆秀夫不得不反对,因为他是枢密院代表,不据理力争肯定被批评的。

但是他说的有道理,因为相权与皇权天然有矛盾,所以相权一削再削,到了明清直接取消了宰相。

陈宜中道:“所谓权臣,不过皇帝放纵而已,蔡京、秦桧、史弥远、贾似道之流无不如此。

然国朝制度之下,即便此等奸佞权倾朝野,常常失礼,却不敢僭越,为何?”

制度不允许呗。

编观历朝,赵氏的制衡术最为登峰造极,无论文臣武将都没有造反的可能,当然,小规模的军事政变是有的,这是用人问题,非制度可解。

看两人又要争执,王应麟说道:“陛下睿智天成,果决有谋,胆略过人,谁能欺之?

且陛下有言,利国事则行,不利则止,简化政事堂复六部职权有利国事,当行。

当前以征战为先,枢密院不宜削弱,臣意,废兵部,其兵甲归工部,将官谴谪归吏部,钱粮归户部,军纪督查归御史台,审查不法归刑部与大理寺,余者不变。

天下无完美之事,些许间隙亦可容忍,待国家中兴,天下承平,仔细筹谋亦或恢复旧制不迟。”

“卿所言有理,便以此办理!”赵昰拍板。

见王应麟的谏言被采纳,新来的众人纷纷进言。

其中前殿中侍御史陈仲微说道:“今以效率为先,然官制依旧,非为表率。

臣意,以职事定官位,官位定品秩,品秩定俸禄,余者皆罢,若嘉奖功勋,可重设爵位,文武同一。”

宋朝的官制很复杂,分别由差遣、本官阶、散官阶、勋官、爵位,贴职等组成,比如陈宜中,全称少师、光禄大夫、上柱国、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右仆射、右丞相。

右丞相是差遣,实际做事用的,右仆射是本官,也称寄禄官,领工资用的,少师和光禄大夫是散官,决定地位用的,资政殿大学士是贴职,装逼用的,上柱国是勋官,荣誉头衔。

而地方上的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 傻太子~我是你的俏王妃 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 抗战之红色警戒 回到明末当个大贪官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