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六十二章 蝗灾之预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的绿色植物,那种遮天蔽日,蝗虫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的情景,你们可以想象吗?”

长孙安业的解释很全面,至少,听完他的江苏,李世民三人的脸色就开始不断地苍白起来。

说到遮天蔽日!寸草不生的人间炼狱情景之时,他们眼前就好像真的出现了这么一幕,遍地衣不蔽体,饿殍遍野的人间惨剧,一个个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蝗虫?

对于后世人说可能只是农村荒野上的普通小虫子,但对于没有有效捕杀办法的古人来说,蝗虫那可是与洪灾、地龙翻身相提并论的三个自然灾害。

作为以农为本的小农经济代表,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都是建立在农耕文明之上,所以,怎么保证小农经济的稳定发展那就是历朝历代历位君主上位之后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而蝗灾,就是影响农耕文明的最大不稳定因素。

没有行之有效的防治手段,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整个华夏大地,无疑就成为了蝗虫肆虐的一个最佳场所。

根据历史学家们的统计分析,从战国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华夏大地平均五年就会发生一次蝗灾。

面对蝗虫,古人通常束手无策,又因为百姓与统治者的愚昧不知,当蝗虫灾害发生之时,百姓们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前去捕杀蝗虫,而是在田间地头安置香案,提供祭品,给眼前四处纷飞的蝗虫磕头上香,希望上天看在他们虔诚祭拜的份上,饶恕他们的过错。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唐代蝗灾频繁,百姓们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蝗虫驱光这一特性,开始在夜间点燃篝火用以灭杀蝗虫,此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到了开元年间,山东地区蝗灾严重,当时的宰相姚崇借用诗经,提出火烧蝗灾的办法,这才快速有效地抑制了蝗灾的不断蔓延。

这两种方法的实施,这才使得人们在蝗灾面前不再那么被动,也进一步地发展了消灭蝗灾的具体办法。

但贞观二年,朝堂刚刚安稳,陇右就传来了旱情,本来李世民还不放在眼里,但这要真的再加上可能遮天蔽日的蝗虫,仅仅是一个猜测,李世民都觉得自己承受不住。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开局先取西川 战国大魏王 朕,君临天下! 三国大逃杀 汉武第一权臣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摄政王的绝世丹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