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二十一章 新的问题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政治上,士大夫虽然也是新的弊端,但世家门阀这个毒瘤在前,皇权自然不会与士大夫集团对立,反而是会结合起来一起针对世家。

文化方面,自从科举制度实施开始,大唐的文化人层出不穷,唐诗传唱千年,几百年里也诞生了无数的千古名句,开启了华夏文化大爆发局面。

种种方面总结起来,可以说,科举制度重新塑造了华夏民族,甚至以华夏为中心,向外辐射影响了全世界。

听到科举制度有这么大的作用,李世民蹭地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整个人激动地全身打颤。

哈哈,自己要是可以将科举制度发扬光大的话,他这个皇帝肯定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找到了办法,李世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看着长孙安业也是一阵的舒心,此人真乃朕之诸葛啊!

“所以,朝廷肯定能看到这点,说不定科举制度很快地会下发各地,到时候,全国各地的人才汇聚长安,大唐一定会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

长孙安业这话不轻不重地当面拍了李世民一个彩虹屁,惹得李世民心中很是欢喜。

回去之后朕就将科举的真实用途告知那些个大臣,不管有多少人反对,朕一定要将科举制度尽早地推行下去,甚至还要定为大唐的国策。

朕以前之所以对世家门阀百般谦让,不都是为了他们手里握着的人才资源吗。

现在有了科举挑选人才,那些世家要是还敢忤逆,朕一定会让他们看看大唐之所以姓李,而不姓其他姓氏的原因。

在这么一间小酒楼中,世家们就这样在两人的交谈中来到了悬崖边,可除了李世民之外,谁也不知道。

“哈哈,原来还能这样,老哥真是大才啊,不知老哥有没有入朝为官的想法?”

李世民目光灼灼,一心就想要将这人给网罗到自己身边,光明正大地为百姓做实事。

一顿饭吃了将近两个时辰,将桌上的菜品全都解决之后,李世民顶着略显凸显的小肚子,在李君羡的搀扶下,一步一步上了马车。

目送马车远去,长孙安业这才开始收拾桌子上的残羹冷炙。

马车上,李世民完全不似之前的和蔼,面色冷冽,朝着车外的李君羡就是一阵嘱咐:

“君羡,回去将酒楼里的人给保护起来,此人的消息,守口如瓶,你知我知,不能向外漏一个字!”

“是!”

虽不知道这两人午膳期间聊了什么,但看现在的情况,李君羡也知道,这人的重要性应该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重。

回到皇宫,李世民换回龙袍,也不管推积在书案上的奏折,直接吩咐随侍的宦官:

“来人,宣孔颖达、房玄龄,长孙无忌到两仪殿论事!”

孔颖达,看着姓氏就知道,这位是孔圣人的后人,是孔子的第31世孙,现任大唐国子监祭酒,同时任国子博士。

而房玄龄,则是李世民身边的最大谋士,现任中书令,兼任户部尚书。

长孙无忌,则任吏部尚书。

很快,三人齐齐来到了两仪殿。

“臣孔颖达(房玄龄、长孙无忌)参加陛下!”

“起身吧!”

李世民现在可着急了,给三人赐座之后,李世民就将科举的利弊全给说了出来。

“不知辅机觉得此法如何?”

当然,李世民并没有将直接针对世家给说出来。

这三位中,孔颖达是孔子的后代,本就秉持着教化万民的责任,现在皇上下令,要让全国上下都开始读书,这对于儒学的推广自然是喜闻乐见。

房玄龄,本就心怀百姓,现在听到皇上有这样的雄心大志,自然不会拒绝,所以,这件事的推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允冠百王刘秀传 群穿1630 重生战国当霸主 被孙权扫地出门,我反手投靠曹贼 三国:最强谋士 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