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服啊,也不能让俺光着身子走啊?有人接俺来了。”
六奶奶真地起身,给老爷子找衣服,衣服是她得空的时候,早已做好的。不过,她嘴上说:“你这老爷子,今儿个不是咋了?大晚上的,咋还作上妖了呢?”
褚老爷子喘着粗气说:“爷不行了,大限到啦,你快找吧。树山,你去找两个人,给俺搭个拍子。一会儿,俺穿完衣服,把俺抬出去。”
杨树山不知道该去不该去,看着杨宗。杨宗让老爷子弄得哭笑不得,好好地穿什么衣服?搭的是什么拍子啊?见树山问他,他只好说,你去伙计长工他们那里,问谁懂白事儿,来两个人。杨树山答应着出去了,杨宗又点根蜡烛,坐到老爷子身边。问:“爷,你感觉身子不舒服了?”
老爷子说:“没有,俺该走啦,有人来接俺。你把灯点上,俺自己穿衣服。”
他说的话,让杨宗浑身起鸡皮疙瘩,总感觉背后冒出来个什么。又让他点灯,心说,我点着灯呢?再看看老爷子,也睁着眼睛啊。问:“爷,你能看见我不?”
“你不点灯,俺上哪儿能看见你。”老爷子回答。
杨宗明白了,老爷子已经看不见了,说明真的有事儿。他俩的对话儿,六奶奶都听见了,她立刻觉得情况不好,老爷子的大限到了。拿出衣服,交给杨宗给老爷子穿衣服。
杨树山带两个年纪老成一些的长工进来,六奶奶让那两个人帮助杨宗。自己则带着杨树山出来,又叫上几个人,赶紧搭拍子。外面的拍子刚刚搭好,里屋老爷子的衣服也穿好了。
褚老爷子的呼吸已经微弱了,杨宗叫几声,老爷子也不再回答。长工里有明白点的,建议抬出去,放拍子上。杨宗也不懂,听他们的话,把老爷子抬出去。外面的人多,搭完拍子,有人提议搭棚子、抬棺材。褚老爷子安放到拍子不久,感觉呼吸有点加重。而且还大声地说:“走,俺跟你们走,你们等等俺。”说完,再没生息,无论杨宗怎么叫,都没有声音。
一个长工过来摸摸脉,对杨宗说:“东家,老爷子走了。”
褚老爷子走了,走得很安详。阴阳先生给推算的,又加上天一岁地一岁,享年八十一岁,无疾而终。杨宗、六奶奶虽与其没有嫡亲关系,但也像亲爷爷一样。照顾许多年,为其养老,又像自家长辈一样,为其送终,杨宗还是说到做到。从衣服到棺材,连送葬出殡的过程,一样都没有差。在自家地边的林子里,打了一个墓,隆重地把褚老爷子安葬。东北百姓很少立墓碑,所以,褚老爷子也没有竖碑。从此以后,这块地,被长工伙计叫成“褚爷坟”。其实,想立碑也很难,因为到褚老爷子过世,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即使杨宗也不知道。一个闯关东,无儿无女的老汉,就这样尘归尘,土归土。下一步,杨宗明年该找时间,把褚奶奶的骨殖迁来并骨。
六奶奶的房子接着盖。如今家里人口众多,材料齐全,搭建一栋土草房还是绰绰有余的。何况,还有左邻右舍前来帮工。东北人淳朴、热情,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会放下自己手头的活儿,去事主家帮忙。比如老人过世、迎亲嫁女、搭建房屋,都要出一把力,当地人称“捞忙”。六奶奶、杨宗为人处世大方,与周边的十几户邻居处得都很好,谁家有事儿都会去捧场,三、四里内的住户都经常来往。还有一些更远的,也都知道有一个杨家烧锅。不少人特意来买酒,方圆十几里以内,种地、打猎、捕鱼的小家小户,买上二十、三十斤酒,基本都是本钱卖,也不赚他们的钱。
盖房子是一个热闹场面,几十人分工明确。木匠属于手艺活儿,自成一体,房屋搭建主要是木匠指挥。比如东家说出房子的大致,木匠负责划线,竖立柱脚、搭建框架。以此为基础,泥瓦匠才开始砌墙。垒垛、砌墙时,泥瓦匠是主角,其它的都是小工。有一部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