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杨家烧锅四十五 (第1/8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四十五

最近一段时间,丽秋有点闹心,原因是小七这孩子,自从杨家搬去乡下,小七跟着她生活。虽然小七过去,也是大多数都在她身边。但有六奶奶的管教,他还能听点话。现在六奶奶不在身边,这孩子干脆像脱缰的野马,无收无管。年龄大一些,更有自我主见,经常半宿半夜地不回家,还有两次干脆没有回来,让丽秋担心,一夜没有睡觉。丽秋想说他两句,他倒是不顶嘴,反而嬉皮笑脸地和她撒娇,哄她不要生气,承诺以后不再犯错,等过后,他还是我行我素。最主要的是,小七还经常不经过她同意,私自拿家里的钱,前前后后有上百块。本来杨宗留下他,想让他帮丽秋卖木头,可丽秋天天连人影都抓不到。有几次,她想给六奶奶稍信,让六奶奶把小七领走。但思来想去还是不行,一怕杨宗、六奶奶寻思她放不下一个孩子。二怕小七走了以后,自己也孤单。还有,现在是合伙卖木头,几家同意让小七跟她一起经管生意,如果把孩子送回去,显得自己有私一样。现在是说也不是,不说还不妥,所以在这一段时间,让她纠结得不得了。到冬月末,杨家已经开始往城里送酒。按照原来霍荷的约定,进腊月,姐三个要聚聚。于是,丽秋给六奶奶捎信儿,下次送酒的时候,让六奶奶跟车来一趟。同时,也给霍荷捎去信儿,叫她也来城里。

杨宗给小七取名杨树森,本想送他学堂念书,识文断字将来有出息。没想到,这小子没念上三年,字没认识多少,狐朋狗友的没少认识,祸也没少闯。比如说,有一年的夏季,杨宗在城里找到一家私塾,老先生是光绪初年的一位秀才。早年间,老先生遇灾年,山东老家不得过活,也跟着人们闯关东。来到依兰县,也没有立命的营生,只能在家开馆授业。传闻老先生本事挺大,他教出来的学生,已经出好几位秀才,还有一个岁进士。后来,朝廷取消科举考试,但他的私塾,还是很被人们看中。只是束修比较高,想来他这里上学的学生,家庭都得是不差钱儿的主。老先生对学生很严厉,其实不严厉也不行。来的这帮祖宗都是商贾、官吏的子弟,在家都娇宠坏了,一时管束不到,都能把房子拆了,个个都能上天。老先生管束的办法,只会打。小七是经常挨手板子那伙的,先生的戒尺每天不招呼他两下,他是不会消停。他挨打之后,总是心里不平,挖空心思想整治一下老先生。有一天,他来了道道,放学路过药铺,进屋买几颗巴豆,按说这东西不能卖给孩子,可他和秋姑姑经常来,铺子认识他。她说是给姑姑带的,药铺随手给他几颗,也没有收他那两个大子儿。回家后,偷偷地把巴豆煮水,装自己的水袋里。第二天上课,趁下课先生去茅房,怂恿和他一样的学生,把巴豆水灌到先生的茶壶。不明就里的先生喝了他的茶,不一会儿功夫,就上来劲儿了。一连跑四、五次茅房,拉得老先生头重脚轻。趁先生又去茅房,小七偷偷溜出来,来到茅房的后面。把一根画着两只眼睛,擀面杖粗细的瓠瓜,窸窸窣窣地捅进去。茅房是个简易的构造,用秫秸杆夹的,很容易穿过去。老先生蹲得头昏眼花的时候,听见身后有声响,回头一看,竟然伸进一条绿蛇。吓得他赶紧起身,不想脚下没有力气,厕板也让这些孩子弄松动了,竟然一条腿插进粪坑。第二天,有抗不住戒尺的学生,供出小七。先生要打他的时候,他早跑了。从此以后,老先生说什么都不要他,无论六奶奶、杨宗送多少礼,说多少好话,老先生就是不收。

小七儿今年才十五岁,不过个头倒是不小,差不多有五尺七。头脑精明,这方面随他妈,遇事非常有主意。在他那些朋友中,干什么事儿,基本都是他的道道儿,在小朋友中有叫外号,叫杨小鬼儿。嘴甜会说话儿,能说会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外面是八面玲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啥人都交,到处都有所谓朋友。虽然立世较早,但与他的年龄实在是不匹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兴亡云烟事 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寡女悍将 争霸:从小兵开始崛起 崩坏:星穹铁道:我真不是星神!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