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杨家烧锅三 (第1/8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一场小细雨,滋润着黑土地。松花江随着细雨绵绵的催化,已经解冻,初春的江水清澈而舒缓,带着放排人的号子流向远方。空气里飘散着春天的气息,各种鸟儿叽叽咕咕、咯咯呱呱地展示自己地歌喉。几只早醒的昆虫,也跟着嘤嘤嗡嗡地转上几圈。几个月来,一直猫冬的庄稼人已经按捺不住,早早地收拾好农具,只等着开犁这一天。东北这嘎达年景好,天灾少、土地肥沃,撒把种子下去,秋天能收回一筐粮食。喜欢种地的,大多数是关里家来的种地把式,一瞧见如此肥沃的土地就格外亲,腿上迈不动步,恨不得把所有的土地都变成耕田。人家在旗的1没有这个感觉,更在乎的是哪座山上野猪多,什么地方有狍子,哪里的鹿好打猎。种地的看节气,只要等节气一到,也不用谁提醒、催促,都纷纷赶着牛马下地。河边、山坳、林间到处传来一声声,吆喝牛马的声音。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不是太阳落山看不见了,都不想回家。大多数人家,会把饭菜、牲口饲料都送到地里,中午直接在地里用饭。【注释】1在旗的:习惯用语;满族人。

赵家也是早早地下地,师徒二人一个赶着牲口扶着犁,一个跟在后面点种。起五更爬半夜,爷俩一天能种几亩地,算算有十天八天时间也能种完。家里酒铺子交由赵戚氏看管,赵媛儿给全家人做饭,这样安排,家里家外的都能拉得开套,两不耽误。自从年后,赵家夫妇问完两个小年轻的以后,孩子们的婚姻,他们在心中也有谱了。打那时候起,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的,赵二爷都会问问杨宗,目的是练练他掌管家事的路数。比如今年种地,啥时候种,种什么,种多少,能得多少粮食,然后粮食怎么用,是吃是卖是烧酒,什么价格高,什么产的多。还有什么庄稼喜欢什么样的地,自己家的地哪一块种什么,都要有个算计。还真别说,杨宗说出的小算计,还真地挺合赵二爷的心思。并且还提议如果谁家卖地,再买一些,多种点高粱,酒坊多烧一些酒,把酒卖到城里的馆子去。说得赵二爷心里都乐开了花,有这样一位会持家的乘龙快婿,可是自己后半辈子的依靠,说不定将来赵家可就发家了。今天太阳没落山儿的时候,爷俩早早地收工,因为这块地种完了,下一块该换种子。所以,提前收工回家。爷俩儿一进院,从院里出来一个人,打扮得溜光水滑的女人。她年纪能有三十七八岁,看她拧扯1地样子,肯定不是一般的人物,最起码不是普通庄稼院的妇人。赵戚氏跟在后面送客,师徒二人刚好到了大门口。杨宗和师娘打个招呼,自己去拴牲口了。赵二爷与二人走个碰面,还没有等赵二爷说话,这个女人就先开口,自来熟地说道:“呦,这个是掌柜的吧,你看看咋就是这么巧,我马上要家走,还能碰见您老,真是太巧了。一看掌柜的就有福相啊,将来肯定会大富大贵,嘻嘻,到时候可得好好地谢谢我啊。”【注释】1拧扯:方言;作态。

赵二爷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蒙。心里想:俺过好日子,凭什么要谢你?俺认识你是谁啊?但还是接话茬说:“托您的福,不敢、不敢,您慢走、慢走!”

那个女人也不想停留:“哈,不用送了啊。你们老公母俩好好商量商量,过几天我来听喜信儿啊。走啦,嘿嘿嘿……”

见人走远,赵二爷看着面无表情的赵戚氏。问:“这个人是谁啊?”

赵戚氏说:“先别问了,(回)家去说。”赵戚氏说完,自己进屋去做饭。

赵二爷也没在意,毕竟都是娘们儿之间的事。赵二爷回身关好院门,又和杨宗喂骡子,整理一下马圈,又铡几捆草。拾捯拾捯院子也要黑天了,拍打拍打身上的尘土和草屑,叫上杨宗回屋吃饭。屋里的娘俩早已摆好饭菜,打好洗脸水。爷俩简单地洗一把,上桌吃饭。饭食挺简单的,小米面大煎饼,高粱米水饭,一盘咸菜,炒几个鸡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兴亡云烟事 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寡女悍将 争霸:从小兵开始崛起 崩坏:星穹铁道:我真不是星神!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