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四十
杨家与诸位亲戚回城将近半年了,他们的日子才算安稳下来,公孙仲秋与杨安也都盖好新房,搬了回去。在半年里,木头生意让他们几家积攒不少积蓄。富格霍荷带着她的人挣个大头,收入颇丰。让追随她的人,都非常信服。按着这趋势,木头买卖还能干两年好的时间,附近的木材已经不多了,又往猪山方向挪一下。公孙仲秋专门负责运送木材,原来一挂大车不够用,就又添了两挂,把他的脚行开得红红火火。杨安利用六奶奶给的本钱,重新支撑起木器行,一场大难下来,三姓百姓的家当,被毁得所剩无几,好多人家连个吃饭的桌子都没有。而且,没活干的人还挺多,于是,他扩大店面,招收一大批伙计、木匠、力工、学徒。大眼木匠1给那些盖新房子的人家,砍房架子、上梁、安窗户、安门。手工精细的做箱箱柜柜、桌椅板凳。再加上卖木头,杨安一下子还发财了。连过去与六奶奶一直不和的杨柳氏,如今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主动与之和好,兄弟两家亲密往来。【注释】1大眼木匠:方言;手艺不精的木匠。
半年来,唯一纹丝不动地是杨家烧锅,一直没有烧火酿酒。原因一是粮食紧缺,六奶奶不想烧酒与百姓争食。杨宗多次想收粮开火,六奶奶坚决不同意。二是四合发一直没开业,没急着要酒。可也是,现在百废待兴,百姓吃饭都难呢,谁还有钱下馆子啊?但六奶奶还是把存酒取出来,把铺子打开,零星地卖点散酒。毕竟谁家盖房子上梁那一天,也得招待亲朋、工匠吃一顿饭,这是规矩也是为讨个吉利,离酒不成席。半年下来,小城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翻盖了大量的房屋,铺户买卖也渐渐地多起来。秋天一到,新粮也下来了。新粮一开市,六奶奶开始张罗着购粮。杨宗早已做好了酒曲子,只等这一天下料呢。
烧锅重新开张,酒还没烧上几锅,赵二爷来病了,直接躺倒在炕。去年冬天的时候,他就赖赖巴巴的,逃难的时候,又受到惊吓,他胆子小,扛不住这样的磕打。到山沟里以后,条件再差点,偶感风寒还缺少医药,一直就这样挺着。可算下山了,想找个郎中都难。后来总算找到吴先生,先生看后觉得挺棘手,说病根已经坐下,想要去根不是太容易。开几副汤药,可草药还找不齐。诸多的不及时,拖拖拉拉地给病耽误了,最后病倒炕上。
得病这个东西呢,如果是意志刚强点、心胸开阔的,还能抵抗一阵子,能够好得快一些。可是越害怕、越是谨小慎微的、越是心思重的,它越是不愿意好。比如赵二爷这样的人,天天把病挂在心里,每日里郁郁寡欢,病也会越来越加重。终于有一天,他已经不能起炕了,每日的茶饭都得端到跟前。等进入九月,病情越来越沉,吴先生看过连连摇头,私下里告诉六奶奶,事先有点准备。如果能熬过冬天,赵二爷还能缓一缓,如今只怕连三九天都熬不过去。吴先生看得还真准,刚进三九的门,赵二爷已经喂不进饭了,勉强能饮一点水。呼吸已经很微弱,呼嗒、呼嗒地只剩下一口气儿。看情况不妙,赶紧再把吴先生请来,吴先生又给赵二爷号一次脉,告诉六奶奶,把老爷子的装老衣服1准备好吧。吩咐杨宗等几个男人,夜里不要睡觉,看着赵二爷吧,寅时是一个坎。【注释】1装老衣服:方言;寿衣。
有人要是病重了,快要过世的时候,都要有男性的家里人或者直系亲属看着。病人一般临死之前,都会有回光返照的现象。这个时候病人的意识都很清楚,会向家人嘱托些什么,或者是关心的什么事儿,把自己要交代的都交代完。然后,病人会重新进入昏迷状态,因为回光返照,是耗尽全身最后的一丝力气,也就是油尽灯枯,最后一亮的时刻。病人一旦出现回光返照,家人赶紧给病人穿装老衣服,病人将会马上咽气。一般家里有老人的,事先都会准备装老衣服,衣服必须是里外三新。还要有棉、有单,颜色以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