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二十三
肆虐半个月的洪水终于退了下去,人们可以下地了。满街满院满屋都是淤泥,散发着阵阵的恶臭。气味中也掺杂着动物尸体腐烂的味道,当然也有死去的人。洪水一退,各家都先清理自家的屋里院外,然后再对房屋进行加固。如果是年久失修的,早已倒塌了。放眼望去,黑乎乎的街道,到处是残垣断壁,凌乱的柴草树枝,还能看见动物尸体。大水过后,官府统计:此次洪水造成倒塌房屋七百八十四间。溺亡、饿毙、失踪人口一百三十六口。牲畜、家禽不计其数,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统计。洪水稍稍一退,副都统衙门动用官兵、地方官员、乡绅,号召居民救灾。清理城里的淤泥,排放低洼处的积水,发放官仓、私仓没有受淹或者浸泡较轻的粮食。并委派货栈、商行,去乡村和其它城镇调购粮食、食盐。特别是动用官银去刁翎、赫哲喀喇等地收购大量药材。大灾过后有大疫,这是千百年总结的经验,特别是人们一直饮用,没有烧开的浑浊积水。水里掺杂着人、畜的粪便尿液,还有人与动物的尸体。没等洪水退去,已经有人开始生病了。
洪水撤后,最忙的莫过于杨安了,昼夜不停的赶工做棺木。毕竟死去的人要入殓,城里仅有的几家木工作坊,都在全力赶造寿材。杨安原来的伙计、师傅一起上阵,昼夜赶工,连杨宗、赵二爷也跟着搭把手。只有丽秋的身体不好,大家不让她跟着做。她便帮助杨柳氏,干些做饭烧水一类的家务。如今的寿材,做工也不要求那么精细了,大致是那个样子就可以。能够有几块板安葬,已经不错了。过去做棺材是很有讲究的,首先棺木的选材分为几等,什么松木、柏木、黄玻璃等等,最次的是杨木板子。然后还要讲究厚度,分三五、四六和狗头碰。另外是独木板还是拼接板。如果是有钱人家,还要上色、上漆、画画,头顶福字脚踏莲花,两侧是二十四孝图,更有甚者连内侧也要有图案。家庭不济的,只是给刷一层土红,更差的干脆是一口白茬棺材。现在这个时期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哪还管什么木啊?只要是能把板子钉上,装得住人就行了,好歹还给刷了一层红颜料。一连忙活十来天,总算把第一批,水淹溺亡和饿毙的死者,所需要的棺木做完。疫情引起的死亡,又逐渐地开始了。所以,木器行又一刻不敢停歇,直到天气刹冷,加上药物的治疗,瘟疫才慢慢的止住,死的人才慢慢减少。
丽秋大水过后,每天都去吴先生那里。开始时,帮着先生做点小活,洗洗涮涮的。等后来病人越来越多,官府的药总算到了,药铺干脆在院里支起两口大锅,直接用大锅熬药。丽秋帮着烧火熬药、打药,病人来了,进屋找吴先生诊治。如果是小病慢病先打发了,重病和急病另行开方。要是疫情引起人传人的病,发一个签子外面喝药。丽秋按照签子上的号,从锅里舀出一碗药汤给病人。前前后后加起来用了一个月,疫情才得到控制,病人才恢复正常。丽秋一个多月的忙碌,让老先生对她有了新的看法。加上丽秋机灵记忆力还好,先生告诉她点什么她都记得住,特别是一些药名、配伍一点就通。这让吴先生很是喜欢,于是,他念三遍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
丽秋跟着复述几遍,记得个差不多。然后吴先生又给她讲解一遍,她马上就领会了。吴先生笑眯眯地看着她,认为丽秋对医药的聪慧,很是满意,问她想不想学这行当。虽然自古少有女人行医,但也不是没有。收一个不拜师的女徒弟也不是不可,二人做一个有师徒之实,也没有辱没医祖。丽秋当然高兴得不得了,说要摆宴谢师,吴先生摇头制止。告诉她招收女徒是有违祖训,并且会让同行耻笑。以后还让她称先生即可,不磕头也会尽心传授。从此,丽秋更加勤奋,照顾好老先生的生活起居,每日跟随老先生医诊。不会就问,先生有问必答,精心传业。先从汤头歌开始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