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也开了。杨家一伙人收拾东西,该启程上路。杨宗好巧不巧的得了伤寒病,哥哥嫂子赶紧找大夫抓药,赵家也跟着给煎药熬粥。其他几家着急,催促着要走,因为再晚船要断航,那可就麻烦了。得等到来年四月才能有船,所以急着要走。可哥哥嫂子还不敢带他上船,一是船上不让带病人。二是船上缺医少药怕弟弟病情加重,真是左右为难。赵二爷两口子这些天,通过闲谈也知晓杨家的情况,自己家里还缺少个帮手,就有意把杨宗留下来招个徒弟。于是,赵二爷把杨安夫妻请到上房,把收徒的意思和他们夫妇透露出来,想看看他们的意下如何?按理来说,这是件好事,赵家是个老实本分人家,老两口心眼挺好使,估摸对兄弟不会差,在赵家还能学会一门手艺。老话说,大旱三年饿不死手艺人,有手艺到啥时候都苦不着。可如今小弟弟有病在身,只有他一个亲人,如果放在赵家,怕弟弟伤心,以为抛弃他呢。杨安夫妇左右为难,话也不好说出口。几个人商量许久,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来到杨宗的炕前,由杨家族亲叔伯哥哥杨光,把赵二爷的意思说给杨宗,由他自己决定。杨宗自小没有双亲,自比一般孩子懂事,看着红着眼睛的哥哥和流着泪的嫂子,自然也是舍不得。但看看自己现在不能行动,难以跟着大家一起走,这些天又和赵家也熟络了。于是,狠心地决定把自己留下来,便答应了赵家的提议。
经中间人与两家协商,赵秀举收杨宗为徒,传授酿酒手艺,为期三年。三年内教会杨宗酿酒,管杨宗吃饭穿衣,杨宗三年内白干活不给工钱。三年后学徒期满,如果想走,应支付十吊钱敬师费。如果不走,给师傅赵秀举干三年活,每年工钱两吊。两家无异议,立文书画押签字。由于杨宗有病在身,拜师仪式给省了,给师傅倒一杯茶就算正式拜师。第二天,兄弟两人哭着分手,杨宗一再要求哥哥,三年后一定来接他,不然有方便的人稍一个信,到学徒期满他去找寻哥哥。杨安一再应承,杨家嫂子也哭着拿出一吊钱交给赵戚氏,相求冬天的时候,给小叔子棉衣里多加点棉花,东北天气冷,小叔子身体单薄不抗冻。赵戚氏说什么都不留,说杨宗在俺家就是俺的孩儿,就是一家人,这个钱说什么都不能要。杨家嫂子说,这钱也是公公婆婆当年留下的地,换成的钱,有小叔子一份。两个人推辞不下,最后留给杨宗做零用钱。就这样,杨安一家人和族人告别杨宗和赵家,登船去了下江。人们习惯称松花江哈拉滨以下称为下江,以上称为上江。
杨宗从此以后在赵家落脚,成为赵家的一员。赵家三口人,把他也当成自己家人一样。赵二爷两口子一直没有儿子,收个徒弟当成半个儿子一样,从来没有把这个徒弟当成不花钱的长工。因为行业规矩和收徒的讲究,徒弟到了师傅家,啥活都得干,抱柴烧火喂鸡喂猪喂狗,刷锅担水扫院子,推碾子磨面,哄孩子洗衣服倒尿盆,跑腿学舌买东西,种地打场……反正是活都得干,是苦都得吃。师傅不高兴了,还要打几下。真到学手艺的时候,好样的指点指点,差的干脆不告诉你,让你看看就不错了,全靠自己悟。等出徒的时候,送你几招,或者传授秘方。赵家从开始的时候就不这样做,把他当个孩子养。在手艺上,师傅做的时候,让他跟着做,边做边教。三年下来,师傅把所有的手艺都教给他,只是没有单独地让他自己操作过。近一年来师傅放手,由他来干师傅搭把手。家里其它的活计,是男人干的他可以干。女人干的,比如厨房里的、喂鸡鸭鹅狗猪、洗衣服等等都不让他干,顶多给师娘挑水。本身杨宗就聪明伶俐、忠厚老实、勤快能干,这些活不用他,他也自己找事做。像劈柴、担水、打扫院子、铡草喂驴骡,跟着师傅种地、烧酒、扒炕抹墙什么的,反正是师傅干什么他立马跟上。没事儿的时候就去铺子里,里里外外地招待客人,活脱的一个小跑堂。
半大孩子一般都是淘气,他也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