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五十七章 终回家,主持县衙的刘宏青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下午,酉时(5:00),马车行至了会稽郡城。

尼山书院前,祝英台最后和王凝之说了一会儿话。

“叔平,你的家府距离尼山书院不远,嗯……可不能有了新欢,忘了我。”

祝英台难得凶了王凝之一眼。

王凝之握住祝英台一双纤纤玉手,面色真诚,回答道:“英台,我此生有你们两人已经知足了,等我闲假下来便去找你,坐一起下下棋,聊聊天也是好的……”

祝英台满意的点点头,又与他温存了一会儿,才开口辞别。

王凝之没有挽留,扶着祝英台下了马车,这一送便是几百步,直到来至书院内。

祝英台挥手向王凝之告别,银心在身旁紧紧跟着,书院的学子们见状,也是见怪不怪了……

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王凝之足足用了两刻钟,才回到了家府。

朱漆高门前,可见两座的石狮子泰然矗立墙,红墙延绵二十多米,真是一座大宅院。

可惜,朱漆正门紧紧闭着,只有远处的角门敞开,四周还有仆从们看守。

古代大户人家的府邸都有正门和东西角门,正门基本不开,日常出入都走角门。

当然,也不是从不开,新年和元宵固定开一天,遇到主人迎亲、送葬时开一天,或有尊贵的客人来的时候开一次。

这可是很有讲究的,古代的贵族十分注重这一点,《红楼梦》全书中,贾府的大门仅开过十四次。

贾元春省亲开了两次,宝玉娶亲一次,过年祭祀一次,元宵夜宴开了一次。

秦可卿、贾元春、林黛玉、王熙凤、史老太君送葬开了五次,太监传旨开了三次,锦衣卫抄家开了一次。

王凝之的马车停在角门,快步上前,蔡山等一众护卫对此也是十分熟悉,他们之前都是住前院,负责保护王羲之的。

角门前十分宽敞,众仆人见到王凝之纷纷行礼,让开路子,说道:“二公子,夫人已经在内院等候多时了。”

王凝之点了点头,看着四扇角门挂的鲜艳的红花,四周张灯结彩,心中已经清楚了怎么回事。

再看门旁石楹柱上的桃符,两个桃符分别写着: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用最普通的言语,表达出最痴情的意思,这便是《诗经》中最温柔的诗了吧。

这字迹也不简单,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绝对是一个书法大家写的,而且绝不是随手之笔。

短短十六字,每一个字的笔劲都是苍松有力,钟楷之严谨风,神韵独创一派,不是王羲之亲自写的还能有谁呢?

王凝之读后,心中倍感高兴,当即掏出身上所有的钱财,赏给了在场众人。

总共大约有一千枚大钱,没有多少,但每个人分下来,也是一个月的俸钱了。

众人喜气洋洋的收下,王凝之心情愉悦,他们也心情愉悦,就这样,很快穿过了两个仪门,走到了内院。

富丽堂皇的偏厅中,王凝之如愿以偿的见到了郗璿,走上前,作辑拜道:“孩儿见过母亲,这两月来,您身体仍健朗吧。”

因为是与母亲久别重逢,王凝之做了一次大礼。

郗璿紧忙将他扶起,一面拉着他的坐到椅上,一面笑道:“娘健朗的很呢,怎样,见过谢氏娘子了吗?”

说罢,又仔细瞧了他一番,好像长高了,还晒黑了一点。

王凝之点头道:“见过了,很好,很好……娘,怎么不见爹和孟姜他们?徽之、献之也不见。”

郗璿解释道:“你爹忙着给人家送请帖去了,他亲自去给建康的长辈们送去请帖,孟姜这丫头不知道去哪了,准是去哪疯玩儿了,不用管她,你的几个弟弟正在亭子下棋,我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小公爷 被赶出家门后,我考上了文武状元 玩转明末 极品假太监 拜占庭:从丝路杀出的骑砍佣兵 李钊的古代生活 红楼一梦雪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