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李业也不提会盟,先是夸了对方一通,表示自己少年时,对张太保(张议潮)是如何敬仰,归义军坚守河西故地,为汉家砥柱,是如何伟大。
张淮深面对这通马屁,自然是连番谦让,同时也松了一口气,说明对方暂时还没有歹意,但同时也是警惕,如此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果然,李业言毕之后,其身侧一名绯袍文官,看起来大概是幕僚一类的官员,就出言道
“下官听闻,昔日太保尚在时,就曾意在沟通河西和关内,令西北牛羊,得以换取内地财帛。”
“可叹昔日河西、陇右故地,也是人口繁多,商旅不绝之繁荣锦绣,如今却早已荒凉,岂不让人遗憾?”
出言的正是李业首席幕僚,现天水郡王长史,河西经略判官,敬翔
至此,双方的会谈就进入了正题
这种事情,李业当然不至于亲自动口,张淮深相当审慎的听完了敬翔言语。
效节军方面,提出了三条合作意见
首先是撤除关防,两军以焉支山为界,左右五十里内,不驻强兵,以示诚恳。
这一点,倒是和张淮深此前想法不谋而合
而另外两条,却是直接击中了归义军软处,令张淮深大为心动。
双方于凉州、敦煌,互派官吏,其实就是使节,只是藩镇之间不能这样称呼而已。然后沿着从敦煌到秦州、灵州这河西走廊一路州县,开放关防,允许商队互通。
按照敬翔的说法,昔日开元、天宝时,西北藩镇,包括安西、北庭都护府,本来就是依靠这条商路,得以供养。
只是后来吐蕃侵扰霸占,河西走廊断绝,虽说商道没有完全截断,但流量也降低了许多。
如今河陇数千里,两头间,只剩下了归义军和效节军两家势力,何不就此合作,共同经营此道?
届时,他们领地内的大量牛马牲畜,可以经由陇右,运到关中、蜀中,乃至江陵、中原,换取绢帛、铜钱,何乐而不为呢?
尤其是西北马匹,关内军阀混战,战马可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产马地就那么几个,除了代北的沙陀李氏,还有河北幽州,就只剩下河陇西北大马了,甚至西北战马的质量更高。
其三,就是除了经济合作外,军事上结为攻守同盟,共同对付河西走廊两侧,可能威胁到双方利益的回鹘、龙家、嗢末、吐蕃诸部落。
当然,这是从现实利益来说
以高尚价值而言,便是“令河西三千里河山,光复汉风”
不过军事合作也是有限度的,只局限于河西走廊两侧,双方共同的敌人。
如东边效节军灵州方面的党项,西边归义军后方伊州方面的西州回鹘,那就各扫自家门前雪了。
言罢之后,张淮深不免感叹
“昔年叔父时,我归义军独守天西,四夷侵扰不绝,交付于我手,未尝不战战兢兢,今日会盟,我归义军终有同袍矣!”
对李业再无相疑,主动正色行礼
李业连忙还礼笑道
“既是立盟,怎不饮酒?”
随即命人上酒,就在这凉亭之上,与张淮深摆宴相饮。
焉支山曾为匈奴故地,自汉武用兵,霍去病攻略河西后,便属汉家,自高处眺望,二人目光所及,千里山河,蜿蜒磅礴。
李业举酒慨叹
“禄伯(张淮深字)兄,我为长安人氏,只有长于市井之间。犹记得长安西北开远门外,当年贞观功臣虞文懿,曾立碑于斯,上书‘此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旅人西行,未及万里。”
“但后来长大方知,我大唐鼎盛之日,西疆何止九千九百里,乃一万二千里!”
“东起高丽,西及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