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如今也算是兒女雙全了,還記恨著當年舊事。自己拿不起,又不肯放下,平白生了多少事。」
「他想做皇太弟,卻不肯認朕這個兄長。一邊在朝堂上造勢,一邊在後宮謀害皇子嗣。如今,又想借刀殺人。」說到這,晏清的目光沿著晏珩那裹著傷處的繃帶,「珩兒,父皇多少有些對不住你,你能明白麼?」
晏珩正出神,緩過來時不解其意,只與往常一樣,抬袖高揖:「為父皇分憂,是兒臣該做的。」
「……」晏清見狀,準備好的話一時卡在喉嚨里,進退兩難。他沉默良久,才淡淡開口:「罷了罷了,恨也好。總歸,朕是為了你好。今日你被刺一事,你作何想?」
「刺客當場自盡,兒臣不敢妄言。」晏珩的話中規中矩,無懈可擊。
晏清仍舊捋著自己的山羊須,不緊不慢地逼問:「你覺得,是魏王還是荊王,抑或是二者皆有?」
話都說的這般明白了,晏珩又不是傻子。可晏清這樣直白的問,她一時也捏不准怎麼回答。就算晏珩想晏琮從自己的世界裡消失,但刺客死無對證,負責追查的衛尉,也不是她的人。
晏珩從容不迫地跪下,沒有給晏清想聽的答案:「父皇自有明斷,兒臣相信父皇會給兒臣一個公道。」
事已至此,她雖不想再久等,卻也不願自亂陣腳。晏清沒有幾年了,朝中的政務會在年後盡數由她接受。雖法令會以皇帝的名義縱橫九州,可施行的都是她的意志。
太學提前興辦,會在這幾年逐漸走上正軌。增設的武科,亦能讓她在軍中安插人手。雖然新短時間無法嶄露頭角,只能做無足輕重的絕色。可將來北伐的號角一旦吹響,那些被提前掘出火煉的真金,定會為後人留下更為輝煌的功績。
謀定而後動,她急,又不急。
「動不動就跪,朕慈父的名聲,可算是保不住了。」晏清忽然覺得父子之間,有些生分,他略微感傷道,「都說慈母多敗兒,朕卻覺得慈父多敗兒。七個長大的兒子裡,六個都沾吃喝嫖賭、縱情聲色。」
「珩兒,這大夏的梁,終歸是要你來抗。」
晏珩頓首:「兒臣會盡心盡力,不讓父皇失望。」
「所以……」晏清起身,盯著她的目光一變,「珩兒到底怎麼想?不要跟朕打太極,知子莫若父。」
晏珩在晏清平靜的注視下起身,不卑不亢地開口:「父皇能為天下計舍摯愛,遠手足,兒臣自然肖父。」
「刺客一事,足證廢太子餘威尚在。天無二日,兒臣今日傷的是臉,說不定哪一日不慎,丟的就是命。」
晏清不以為忤,點了點頭,眼裡生出些許欣慰:「說下去。」
「父皇選擇兒臣挑梁,想必心中已有取捨。魏王陽奉陰違,害皇家血脈在前;挑撥離間,傷父子之情在後。父皇寬宏大量,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晏珩朗朗道:「可兒臣認為,魏王是蟄伏的虎。吳王聚六王合而生亂,號稱兵甲百萬。一路向西,兵鋒所指,不是城破便是投降。」
「可王叔所藩魏地,一國之士不過五萬,竟能阻截吳王主力三十七萬。叛軍不屬烏合,卻圍魏都大梁十九日束手無策,足見魏民心之所向。」
「平亂繞過大梁截糧道不是兒臣有意讓他元氣大傷,而是太尉大人以大局為重。雖陰差陽錯,可足證王叔經營多年的實力。若是今朝縱去,來日七王之禍再生,定會誤國。」
「父皇……」晏珩稍頓一頓,沉下聲道,「您問兒臣怎麼想,兒臣,不想後患無窮……」
作者有話說:
十在:我是一。
晏珩:朕不知道晏琮做了什麼,反正看他不爽。
陸婉:愛需要克制。
阿鴉:下次替你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