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八十六章 万古流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小说文辞优美,严谨而不失自然,毫无雕琢造作。在情节进展中,不失时机地配合时间、地点、环境、人物身份和心境,夹以诗词歌赋,不但使小说气氛于杀伐中显出幽雅,也使小说情节张弛互补,颇具韵味。武功招式的描写也飞扬灵动、精采纷呈、引人入胜,读来不见血腥气,只觉诗意盎然……”

因为成绩与质量的保证,暂时性的这些评论,都还是叫好的。

不过,张言卿实在是太了解它们了。一旦作品出现问题,到时候它们踩的会比任何人都凶猛。

在一众评论当中,张言卿对于一篇《枫林都市报》的点评,感到略微有些无语。

点评的标题叫做‘历史与想象的对应’——

“……此书虽被作者白衣公卿定义为‘武侠’,但兼有历史演义小说之长。它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背景,写大臣于谦尽忠报国,抵抗外族侵略,最后反遭皇室迫害的故事。于谦在皇帝被俘,都城将破的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紧急,挺身而出。把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拥立新帝,奋起抗敌,发动民众,保家卫国,在打退侵略者的同时也种下了日后遭迫害的祸根。于谦的所作所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也代表了正义的力量和人民的愿望。谙熟中华文史的白衣公卿把此类重大历史题材引入到通俗小说的创作之中,在激烈的民族矛盾冲突中塑造出于谦这样一位为国尽忠,为民请命的忠臣形象,讲述了他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写“历史”的同时,也写出了“现实”的残酷,这是史与实的结合……”

张言卿看完点评过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没错,虽然通篇全是好话,但这丫的还是《萍踪侠影录》吗?

一本好好的武侠小说,主要负责通俗娱乐的,硬被解读成了保家卫国、宣扬正义的洗脑文学,这些人也真是蛮拼的了!

有赞自然就有贬,现实向来都是如此对立。毕竟,你不可能像钱一样,令所有人都喜欢你。

赞的多是些事不关己的文学评论员和资深学者以及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武侠爱好者。

觉得你好就直接说好,反正你眼下这么红,咱为了赚稿费,总不能故意跟读者、民心唱反调吧?

贬的多是文学圈子里那些有竞争厉害关系的作家,大家在被《萍踪侠影录》的霸道成绩和新颖文学形式震懵过后,一回过神来,立马捋袖子卷裤管、上蹿下跳了起来。毕竟这可是,事关他们饭碗的问题:

“既无历史小说的厚重严谨,也无侠客小说的灵巧别致,满篇矫揉造作之辞、胡编滥造之梗,简直就是一部四不像的乱炖作品……”

“整本作品充斥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作者白衣公卿将封建阶级斗争衍生出的正邪不两立。导致官府与义军的对抗斗争,延伸到江湖之中,在壁垒分明的意识形态上大书特书,并且用他自己都未必信服的说教,招惹读者反感也在所难免……”

“塑造出的人物性格单一,有明显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除男女主角外,通篇很难再有其他能记得住的人物……”

“根本就是披了层伪历史的侠客小说,作品如同老太婆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还美其名曰‘武侠’,侠客的创新者,简直恬不知耻……”

这些反对者的声音,张言卿也是会看看的,毕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嘛!

像指出的“作品前工后拙、虎头蛇尾”、“人物塑造单一、公式化”这些问题,张言卿自己也是较为认同的。

实际上这些缺点也是制约梁羽生先生作品高度的几个重要缺陷,能看到这些,说明这些人也真心是下了大功夫研究的了!

但是像其他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张言卿则是选择一笑置之。

当然,这是他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绝不原谅!哥哥们被我虐得国破家亡 离婚后,高冷前夫他急了 贞观闲婿 异世界之幻境 斗罗之转生成为雪崩皇子 武神作弊系统 没错!我就是绝世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