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七十七章 东林智囊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接下来就是,山海太监刘应坤奏颁给官军犒赏银九万二千四百四十四两,表里四十六疋见在银十万七千五十两。表里一百五十四疋,清册贮库报闻。朱由校一听直摇头,犒赏银,是明代军士在正饷外所获得各种赏银的统称,真不明白这些边军有什么资格拿这些银子,虽然谁都知道不能让战士们流血又流泪,但你们真的是和建奴在打仗吗?这个时代国家没有个国家的样子,当兵的也更没有个当兵的样了。

“不准,想要银子拿功绩来换!”朱由校气的手有点小抖,狠狠的抓住了龙椅。

听到皇上如此说话,众大臣没一个敢当出头鸟的,几次魏忠贤想说话也没敢出声。大臣们也没有什么好的说法,人家监军报个数字,有什么可说的,皇上不准的理由也说的过去,本来这犒赏银就是正饷外的银子,拿功绩来换也是理所当然。

然后是总督蓟辽阎鸣泰奏据密云县申本月初六ri巳时地微震初九ri丑时复大震,数ri之内两次示jing甚为变异,且目下蝗蝻四出盗贼横行,阿晕挟赏于cháo河,虎酋谋窥于辽塞,而逆奴制造舟车阳示西来yin、、、、这是要来打běijing的。晕凭他们也敢来,虽然是个急事,不过朱由校一点也不担心,最起码他在位的时候还没有建奴攻过了,不过这个蝴蝶效应也不好说,着兵部处理吧。

接着是,莱总兵杨国栋言登镇兵单船少,乞将调赴觉华兵丁船只早补完足。船,这个可是来大明第一次见到的词,对于船这个东西朱由校真的是个小白,但却也知道古代船以风力为主(帆船),有时也辅助以划桨。船的吃水线问题通过增减船身重量(出航前调试)或调节船桨长度来解决。这对于朱由校来说就有着很大的改动空间,因为后世的船都是用螺旋桨的,如果配上这东西,平时风力或者人力畜力都可以加快船的速度,这还得仔细的谋划,因为以后的海洋可全靠船了,现在南海那边已经是荷兰人的天下了吧,让那个福建的巡抚朱钦相进京述职,看来得需要一段时间了。虽然已经让宋应升建船建港口了,但他毕竟是外行。这个杨国栋虽然不熟悉,但也可以叫过来问问,如果是船的内行,倒是可以用用看。想到这里,朱由校直接说:“宣杨国栋带最好的船工进京述职。”

其实朱由校根本不知道杨国栋是怎么样的人,哪帮哪派的,但历史对他的评价不是太好,历史上记载“杨国栋,山西人,明末将领,官至山东总兵,加都督同知衔。阉党着名人物,为魏忠贤义子。《明史稿?魏忠贤传》谓“总兵梁柱朝、杨国栋等岁时赂名马、珍玩勿绝。【1】”《酌中志》谓:“杨国栋者,逆贤名下牌子,曹承恩之姊夫也。梁柱国者,逆贤名下暖殿胡国用之侄婿也。凡所送之马鞍辔jing美,每具何止百余金?不过剥军饷,占军匠,以办之为一己功名也。可叹!可恨!”

杨国栋以行贿魏忠贤,出任山东登莱总兵。他横行一方,勒索从辽东逃难至登莱的难民,逼死无数。后复yu吞并东江总兵毛文龙部,上疏参毛文龙十大罪,以致于毛文龙心灰意冷,上疏请辞。”

但此人是好是坏朱由校根本不知道,只能见步行步,但大臣们却对皇上先是招袁崇焕,朱钦相、何可纲,现在又是杨国栋,真的是很不理解,皇上让他们来做什么呢?还带船工。但那都是皇上的权利,大臣们她无权过问。

下边一个可是个重要的话题,最起码对大臣们来说是重要的风向标问题,“黄尊素解到下镇抚司狱,”(史书上写的是‘角口羊,’应该是解字的异体字。)还是自动的投案自首,从南方一路带到了běijing镇抚司狱,这可是东林党的重要人物。一众大臣都眼巴巴的看着朱由校,而魏忠贤为首的人更是看着朱由校,心说,这可都是你老人家默许的,以前搞六君子的时候你装不知道,不会这时候又变卦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 重返后金总部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夙志 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 汉末一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