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赵二爷在发牢骚,用标准的山东鲁西方言小声地制止:“妮儿他爹,你轻声点,一大早上就怨天怨地。大过年的,谁也没有惹你生气,你这是嚷嚷啥?别吵醒孩子们。”
赵二爷听见老伴接茬儿,就更来劲了,不过声音可没有拔高。气哼哼的说:“嚷怎么了?俺是在俺自己家,谁管得着?你看看把院子造害的,埋里咕汰地也没有人收拾。别人收个徒弟,当工夫匠子使唤,俺收个徒弟,得当小爷供着。不收拾也就算了,还和小妮儿一起造害。昨天晚上,也不知道给牲口添草没有,早上起来俺见槽子里,连个草棍都没有。他妈的,多扫院子少赶集,三年攒头大叫驴。好吃懒做,还像过日子人家吗?哼哼!”他嘴里唠叨着,手上也没有停,继续哗啦、哗啦地扫。
赵二爷是屯里的屯邻这样称呼他,也有叫他二掌柜的,他爷爷给他起了一个大号,叫赵秀举。山东多大儒,他爷爷读过几年书,但去考功名也没有考过。他爷爷希望孙子将来能有个出息,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好光宗耀祖。于是,便给他起名叫赵秀举。可他天生不是读书那块料,对文章、诗词、古籍一点不感兴趣,书也没读成。读完几年私塾就不念了,鼓捣地反而学会一门酿酒手艺,并自己创新,添加了自己琢磨的一些东西,使得酒的味道很独特。这个赵二爷,也算是一个尊称,他的年纪勉强够也才六十岁。但多年经商的他老成持重,与人相处很有章法,为人处事、迎来送往的都十分得体,性格敦厚老实。在外从不与人争执,对谁都堆出一团笑脸,更不用说骂人吵架了,即使有人骂他两句踢一脚,他都不会反唇相讥。但回到家中,就大不相同了。生怕有人夺去他的家长位子,天天摆出一家之主的样子,弄出个姿态,丢个脸子。所以,会经常弄出个小事端,嚷上几句。唯一的缺点,他喜欢说一些玄话,说起啥事儿来爱夸大其词,能把耗子说成狗,能把家雀儿说成鹰。
赵戚氏对这种事情见怪不怪了,也不生气。一边倒掉手中的水,一边说:“你啊你,有福不会享。一大早你多在被窝躺一会儿不行吗?大过年的,也不兑酒又不种地的,一天吃两顿饭,你起那么早干什么?俺可告诉你,今天是破五,接五路财神进家门,你扫的东西可不能往外扫,都给俺往里扫。”说完,扭动小脚晃着屁股麻利地进屋,去和面包饺子。在北方过个新年,可不仅仅是除夕夜和春节初一,不出正月、不过完二月二,这个年就没有过完。
赵二爷一听老伴说起五路财神,立马收起扫帚,停止了划拉。心想,我的天神啊,咋把五路财神的事给忘了呢?财可不能往外扫啊,得往里接啊!心里一直默念,财神爷爷、财神奶奶啊,快来我家吧,俺给你们烧香上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一边念着佛,一边琢磨着还应该干点什么呢?做惯活计的人一刻也闲不住,总要找点事干。一眼瞧见粪箕子,赵二爷心中一乐,嘿嘿,不能往外扫,我还不能往回捡吗?我拾粪去,早上这一功夫,捡拾到三、两筐,也能多打一筐粮啊!随手又找了个镐头,背上筐出门了。在村路上,一路寻找起人畜粪便来,路旁、沟帮、草垛根下,也不管是人、马、牛、猪、狗的,见到就收到筐里。拾粪的人啊,最喜欢捡拾猪的粪便,最不喜欢是牛马粪,牛马的粪便含草多,肥力较低。但进腊月以后猪粪少了,因为各家各户的猪都已经杀了。所以,现在牛马粪也成为捡拾的重点,村里路面拾得差不多了,就顺着通往城里的官道,一路捡拾一路走过去。拾满一筐,正好离自家的地也不远,直接送进地里,然后再上官道继续寻找。
他一走,就走了三里多地。在官道旁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兵营,是大清国吉林水师训练大营,住有兵丁两千来人。平时,这些军士也不是常来村里,村民和他们也没有过交往。因为离城里近,兵营的人都去城里采买东西,吃喝玩乐。偶有一两次,可能图方便,来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