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自从神武元年,两淮盐商被红娘子一举铲除后,大明的盐业就彻底进入了新时代,后来经过朱慈烺的统一整顿规划,更是进一步加剧了两淮盐业的垄断地位。
如今除了四川的井盐,可以说整个大明的盐产地,就只剩下淮北一地了,其余各省以前的零星盐产地都被迫关门倒闭。
因为两淮的官盐不但价格便宜,还有统一的包装,而凡是没有统一包装的散盐,都将被直接被定为私盐。
而贩卖私盐,一经发现,轻则罚款没收,重则抄家流放,加上利润又不大了,所以根本就没有商人愿意在铤而走险,贩卖私盐。
而没有商人愿意走私贩卖,自然也就没人生产了,这也导致两淮盐产地的压力大增,虽然不断的增加产量,却依然满足不了日益旺盛的食盐需求,尤其是普通人所需的粗盐,始终都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富人所需的精盐,由于需求量少,加上有四川的井盐作为补充,倒是稍微要好一些,但偏远地区,也时常出现食盐断货的情况。
可以说食盐的产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明所有人的生活,这也是朱慈烺一视察完龙江造船厂,就直奔盐城县的原因。
虽然两淮盐业的产量,已经超过了大明历史上所有的时期,甚至是比万历时期,产量整整翻了一倍,但由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变好,对食盐的需求一年比一年高,同样也超过了历史之最,连号称治下百姓生活最好的宋朝都比不上。
作为两淮盐产地的核心,盐城县,如今靠煮盐为生的盐户多达二十多万,负责加工包装食盐的工坊也是一座连着一座,工人同样达到了近十万。
而来往于盐城县的车队,每日都络绎不绝,繁华热闹程度,简直让人炸舌。
同样环境也是十分的恶劣,上百里长的海岸线,几乎全被滚滚的青烟笼罩,好在海边风大,否则恐怕根本就待不下去。
而由于每日都要从其他地方运送大量的柴火,导致前往盐城县的所有官道,都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修都修不过来。
自从进入盐城县后,朱慈烺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他没想到强行上马食盐工业化,集中化,会搞成这个样子。
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这盐城县那里还是人呆的?
负责管理食盐收购加工的一众管事,见陛下脸色难看,都是不敢说话,小心翼翼的跟在身后。
朱慈烺先是来到了精盐加工作坊,只见工人们先是将一代代发黄的粗盐,倒入大木桶中用水融化搅拌,然后再用纱布木炭稻草等过滤,这才将过滤过的盐水倒入大锅中煮,最后才将煮出来的精盐运往另外的一个作坊进行包装。
包装的油纸袋,都是专门生产的,每袋都只装一斤,食盐总共也就三种,一种最差的粗盐,是盐户煮出来后直接包装,按照地域不同,批发价分别为二十到三十文不等。
一种为细盐,是将盐户煮出来的盐,再溶解过滤一次,口味和色泽都要强的多,批发价150文到200文一袋不等。
最后一种为精盐,是将盐户煮出来的盐,再经过溶解过滤两次,虽然口味和色泽比起后世的食盐还略有不足,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种盐和四川的井盐价格一样,批发价按照地域的不同,一斤在一两和一两五钱不等,而这种人也是最赚钱的。
可是整个盐运司,去年却是只赚了区区五百多万两,说出去恐怕根本就没人相信。
因为以前两淮的那些大盐商,哪个一年不赚个一两百万银子?
而现在的盐运司,可是彻底垄断了大明的盐业的生产运输批发,按道理每年赚个两三千万都是轻轻松松。
事实上,精盐和细盐确实加起来,每年能赚个两千万两左右,其中精盐利润就占了七成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