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三十四章 太祖誓碑 (第1/6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赵匡胤的性格就是粗狂豪放处可以跑马,心思缜密之处可以绣花。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宰相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作为百官之首,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作为世人瞩目的当朝风云人物,几千年来,拜相封侯,一直是天下士子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宰相,在不同朝代,称呼不同。周称太宰,秦汉称丞相,南北朝的录尚书事,隋称尚书令,唐称中书门下侍郎,宋称同平章事,清朝称军机大臣。

古代讲究坐而论道,早朝时,出于对宰相的尊敬,皇帝通常会赐座、赐茶,让宰相坐下来边喝茶边议论国家大事,宰相坐朝的惯例自秦汉至唐、五代一直沿袭了千余年,直至宋初。

多年以来,在朝堂上能坐着议事的是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周朝元老。

宋代周后,仍然是以范质为侍中,称为昭文相;以王溥为司空,称为史馆相;以魏仁浦为右仆射,称为集贤相。

对于赵匡胤而言,以前都是你们坐着,我站着,现在,我终于可以坐着了,你们还坐着。

范、王、魏三人都是后周世宗柴荣的托孤重臣,赵匡胤对他们忌讳甚深,心中总有些不快。之所以用他们,完全是为了笼络人心、巩固江山社稷的需要。

乾德二年(964)正月,范质和王溥如往常一样坐朝议事,聊到一半时,赵匡胤突然说道:“我今天有些眼花,看不清楚这奏折上的字,你们两个过来帮朕看看。”

一个不满三十五岁的人说自己眼花了,这里面一定有猫腻,有文章。两位宰相,只得上前,帮着皇上勘读奏折。

看完后,二人想再坐下,发现椅子不见了。

两位堂堂的宰相,当着众文武的面,着了赵匡胤的道,中了人家的“调虎离山”之计,好尴尬呀!

《闻见后录》载:“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座矣。”二人一头雾水,但毕竟都是老狐狸,马上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这肯定是皇上有意为之,如今椅子都被撤掉了,想要再在放回来,恐怕有难度了,只好顺坡下驴,自嘲道:“还是站着好,可以活动活动筋骨……”,算是默认接受了这番“特殊礼遇”了吧。

第二天,三位宰相上书要求废止“坐论之礼”。

在维护国家统治和加强皇权这种事上,没有赵匡胤不敢干的,不擀,那是煎饼。赵匡胤自导自演,用一个看似玩笑,却又十分认真的方式,破除了一个沿袭千年的“宰相坐着议事”的朝堂规矩。

宰相失去了与皇帝对坐的权利,其实他们失去的,又何止是一张凳子呢?

从此之后,宰相们只能和寻常官员一样站立在朝堂之上,开大会。

如果您在影视剧中,看到大宋之前的宰相是站着参加朝会的,就可以发弹幕指责导演那个谁谁谁,搞错了,重来!

没有椅子的宰相,无疑降低了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以及在百官之中的身价和威信,宰相的权力与地位不如从前,再也不能影响到皇上的决策权。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文官中最大的宰相,赵匡胤都有办法整治,其他的官员,更不在话下了。

搬走三把椅子这件事,没过几天,还在乾德二年(964年)的正月里,范质与王溥、魏仁浦三人便上书,请辞。

实际上,这三位是想多了,老赵只是撤走了他们的椅子,并没有想罢他们的相,既然他们主动提出辞职,却也正中赵匡胤的下怀。

你们愿意给,本皇就愿意收,不是本皇抢你们的,是你们自己送上门来的,老赵十分坚定地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范、王、魏三人同日罢相,范质被授为太子太傅,王溥任太子太保,魏仁浦拜守尚书右仆射。

宰相的位子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让你继承皇位,你把皇后娶了? 神医娘亲她又想和离了 女汉子逆袭:皇后很嚣张 大唐封王传 宋末小兵 火影之影皇 朕就想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