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民起义首领张议潮收复河陇后,唐朝又恢复了河西、陇右节度使,但此时唐蕃双方的势力都走向了衰败,已经无力为河陇而争战,所以河西、陇右节度使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相反却形成了一支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历史上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在河陇地区,陆续出现了三个独立性的地方政权,即瓜洲归义军、甘州回鹘和凉州蕃汉联合政权,实际上也间接地加速了唐帝国的灭亡,更使河陇地区陷入地方割据政权的状态。至此,大唐的“安河陇、保长安”的防御策略也就失去了其实际意义。
总而言之,唐蕃之间自永徽元年(公元650)到长庆会盟(公元821),进行了长达170余年的争夺,双方争斗的焦点多数情况下是河陇地区,由于吐蕃奴隶主的攻唐战略即是先蚕食边境军事据点,然后重点突破陇右,遮断河西,孤立西域,进而兵锋直指唐朝政治中心长安,而河陇地区对于吐蕃来说,进可攻,退可守,是个有利的军事作战基地。但河陇地区对唐朝的战略作用更加突出,它担负着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保护边境稳定、安宁及内地安全的责任。清时顾祖禹曾说:“盖其地跨越边塞,保险阻,宜畜牧……天下多事,群雄恒睥睨于此”。可见河陇地区的重要性,由此,河陇地区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成了唐蕃争夺最为频繁的地区。
从吐蕃的攻唐战略中可以看出,吐蕃要先攻破河陇,再以河陇为根据地,进入长安,所以对于唐朝来说,要想防止吐蕃势力伸入腹地,保住河陇地区至关重要。关于河西、陇右节度使的设置、作用,可以看出唐朝对吐蕃的防御策略是守住唐蕃边境咽喉之地,即河陇地区。“安河陇、保长安”成为了唐朝前、中期防范吐蕃进攻中原的主要军事战略。以河陇地区为军事防线,在此驻扎大量的精兵强将,防御吐蕃的进攻,从而保卫长安的安全。
在安史之乱之前,河西、陇右节度使始终担负着防御吐蕃进攻,防止其势力伸入腹地的重任,吐蕃也始终没有突破河陇这道军事防线。虽然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了河陇,还曾一度占据长安,但其也很快退出了长安,并且由于吐蕃内部矛盾加重,势力衰弱,无力统治河陇,再加上河陇人民的起义不断,所以在半个多世纪以后,张议潮收复了河陇地区,在名义上河陇地区又归于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而此后由于归义军自身发生内乱,加之朝廷无力西进配合,才导致了今日河陇地区再次不复为大唐所有。
但即便李曜有着坚定的“削藩”之心,从全国来看,节度使的设置,也的确致使唐朝后期形成了藩镇割据,并最终断送了大唐江山。但从对吐蕃的进攻防御上,河西、陇右节度使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却是成功的,毕竟安史之乱之前,它达到了唐朝设置的预期目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安河陇、保长安”的这种防御策略,对于唐朝来说也是成功的,河西、陇右节度使功不可没。
而李曜此时抛出河西陇右两个节度使的位置,其用意却是非常复杂的。郭崇韬此时心中能够猜测到的,就足有三点。
第一,打通与归义军之间的直接联系。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事实上郭崇韬此时并没有看出这一条有什么迫切的需要。因为在他看来,即便打通了与归义军之间的连接,归义军如今其实也是割据一方的,难道打通连接之后,归义军就会老老实实地完全听命于朝廷,该交税交税,该交兵交兵?恐怕很难。所以他很奇怪秦王知道归义军的情况之后立刻就要对那边下手的急切心情从何而来。
第二,打击吐蕃力量。这一点郭崇韬倒是完全可以理解,吐蕃趁大唐内乱,丧尽天良的事情干得多了去了,但凡大唐之人,谁不恨吐蕃?正好吐蕃现在也衰落了,大唐若有余力取回陇右河西,那就好比把自己被人抢去的东西拿回来,这还需要讲客气、讲理由么?
第三,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