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87章 西夏裁军,赵耀纳妃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烽燧堡一战,斩首吐蕃四万八千人,这些尸体散落在日月山下,火器师用了两天时间才将其集中焚毁。

毕竟,此地是黄河上游地区,万一春夏来临时微生物活动加剧,尸体腐败将会污染水源。

在古代战争中,打扫战场的活儿都是胜利方来干,包括收缴武器、盔甲、粮食,以及处理尸体。

对待己方士兵,通常是挖个深坑掩埋,现代考古中发现的万人坑就是这么来的。

对敌人就没那么客气了,直接堆起来焚烧,这样做既能避免尸体腐烂变质引起瘟疫,也是对敌人的一种羞辱。

在那时,人们都讲究入土为安,火葬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和刑罚,据说被火化的人无法重新转世投胎。

更为省事儿的方式是筑京观,具体做法就是把敌军尸体全部堆积在道路旁,筑成巨大的金字塔形,在表面用土夯实,以表军功,同时威慑敌人。

还有一种惨无人道的方法,那就是把尸体煮熟或者晒干当做军粮,五胡乱华时期就经常这么干,他们把汉人称作两脚羊。

伏波将军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从那以后,马革裹尸就成了军人战死沙场后的最高荣誉,但这项殊荣往往只有军官才有资格享有,普通士兵一般都是就地掩埋。

但烽燧堡牺牲的战士们,个个以一当百,用生命扞卫了大汉疆土,他们值得马革裹尸还,魂归故土。

虽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但在力所能及、条件允许时,理应将烈士送回故乡埋葬。

牺牲的战士大多是秦凤路的人,距离战场不远;又正处寒冬,遗骸容易保存。

因此,牛皋下令,用马皮包裹遗骸,装在棺材里抬回西宁州。

……

早在战斗结束后,烽燧堡牺牲132人歼敌的辉煌战绩就传遍了全国各地,登上了每一家报社的头版。

遗骸护送队到达西宁州城外时,仪仗队、烈士家属、朝廷官员等数万人早已列队等候。

雪花漫天飞舞,家属呜咽,北风萧瑟,气氛庄严肃穆。

“我部是大汉西军火器师,奉命运送第六团烈士遗骸回家。”

“欢迎忠烈回家,我部骑兵五百,将为你们全程护航。”

……

之后,其家属获得了一次性发放的十年俸禄抚恤金,“忠烈之家”牌匾一块,烈士的直系亲属读书、做官、经商、务农都可以享受特殊待遇。

此举不仅告慰了烈士的在天之灵,更宣扬了大汉的尚武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大大激发了青年男子从军报国的热情。

只要保证军人的待遇,别说有先进火器在手,即使是重回冷兵器时代,汉军同样能所向披靡。

汉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封建王朝后期的军队之所以羸弱不堪,与克扣军饷等有重大关系。如果一个士兵连饭都吃不饱,你又怎么能要求他拼命呢?

在那种情况下,朝天上放两箭,已经很对得起朝廷给的两个窝窝头了。

赵耀又写了一篇文章《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文章中讲述了烽燧堡血战的具体细节,在文末附带132位烈士的姓名。

此文高度赞扬了汉军英勇威武的牺牲精神,表达了对军人们保家卫国的感谢,全文采用白话文和简体字,平铺直叙,丝毫不咬文嚼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真情实感。

被刊登在报纸上后,全天下的百姓都读哭了,就连一向看不起武人的文官集团也都为之动容。

从军、边塞、报国等题材的豪放派诗词风靡一时,汉人再一次涌现出了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欲望。

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横空出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悟性逆天,从拒绝女主开始 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烽火烈烈锁情思 燃烧在战火纷飞时 大明千王 飞车手游:怎么都是美女来泡我? 三国:一杆铁戟平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