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臣李祺不得不为父守孝三年。
应该是因为悲伤过度,黄子澄等人在李善长的灵堂前泪如雨下。
当夜,黄子澄和马全在一起喝酒。
酒过三巡,黄子澄幸灾乐祸的说道:“韩国公薨逝,实乃我大明的损失。”
马全也故作悲伤道:“是啊,本官听闻此消息也是顿觉天旋地转。”
如果不是两人那绷不住的笑容出卖了他们,还真以为他们多喜欢李善长,又过了会,他们终于聊到了正题。
黄子澄说道:“大明失去国之栋梁,幸亏诸位忧国忧民,上月翰林待制吴沉推荐逊志先生,陛下马上又要接见逊志先生了。”
马全也高兴道:“逊志先生实乃国之栋梁,我等当为大明江山贺。”
黄子澄此时也举杯:“为大明贺!”
第二日,兴奋的黄子澄在大本堂完成一天的教学之后,又对朱允炆开启了辅导班,对于自己班级里只剩朱允炆等寥寥几人,黄子澄也不以为意,他觉得其他皇子在太孙的影响下都是穷兵黩武之辈。特别是朱尚炳、朱济熺、朱高炽、朱有炖这几个更是残暴的代名词。
每次听到秦王、晋王、燕王、宁王所做种种,黄子澄更是痛心疾首。
此时屋内只剩下朱允炆和黄子澄二人了。
黄子澄开口道:“殿下,逊志先生马上要进京了。”
闻言,朱允炆也是十分开心,这些年他已经不止一次的听黄师傅夸奖方孝孺了:“本王向父王请旨,到时候本王去迎接方先生。”
黄子澄闻言欣慰道:“逊志先生有大才,又崇尚教化,若是先生能够留在朝中,将是大明之幸。”
朱允炆也是忧心忡忡道:“是啊,现在朝堂上越来越暴躁了。特别是本王的几个叔叔,真是做的太过分。二叔在高丽和倭国屠杀平民;四叔更是在江户屠杀了二十万百姓;十八叔在爪哇也屠戮了十几万子民;最过分的还属三叔,这些年在印度,据说已经屠杀了超过五十万的百姓。本王前些天也向太孙进言,希望他和叔父们多言教化百姓,没想到太孙却说几位叔叔又没有杀过一个大明百姓,而且攫取的四夷物资,带回的劳工更是促进了大明的发展,提高了大明百姓的生活,说皇叔们对社稷有功。”
黄子澄叹了口气道:“殿下啊,您还不明白吗,这些年朝廷的对外政策始终都有太孙的影子,前几年太孙还遮遮掩掩,这几年已经肆无忌惮了。你看看太孙坐镇西京这些年。先是让蓝玉在河西走廊杀了上万人。后面蓝玉灭阔阔帖木儿,我听说,战后光是不愿意迁往汉地的百姓,蓝玉就杀了好几万。先有北元,现有朵甘,太孙在西京可是一刻不停的在杀人。我更是听闻太孙曾言国家是用铁与血铸成的,说要用钢铁与鲜血铸就中华民族。”
朱允炆也气愤道:“我当与先生共同努力,今后若是受封一地,本王当好好教化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
黄子澄鞠了一躬:“臣替一地百姓感谢殿下天恩。”
这些年由于齐泰、练子宁先后死于流放之地,黄子澄的野心早已浇灭,他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将来辅佐朱允炆,在他的封地推行教化,让满朝文武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化。
对于小朱来说,朱允炆身边的人,他也就看得上一个齐泰而已。如果历史上朱允炆采纳了齐泰的建议,开除Judy宗籍,可以算是釜底抽薪。
但是,小朱觉得他要是建文大聪明,他肯定会直接抄汉景帝的作业,朱棣要清君侧,他就让齐泰、黄子澄为皇帝尽忠,砍了他们让朱棣彻底失去起兵的借口。
对于方孝孺,看看靖难时候提出的那些大聪明建议,该议和修整的时候不议和,等到别人兵临城下了,天真的想要去议和。
最搞笑的还是他的“离间计”,简直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