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三十六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六日,立秋刚刚过去两天,秋季的江城天空格外晴朗,蓝盈盈的天飘过几丝丝白云。杨家烧锅大半年来,可谓是生意兴隆。上次富防御给各衙门、商会打过招呼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来找麻烦。杨宗把作坊的产出加到最大,日常除去保证四合发、靖边营的供给,酒铺也有一定量的销售。并且,不时地窖藏、洞藏一些,但是每次的量不是很大,积少成多也有万把斤。现在摊子大了,人手也需要不少,雇佣七个长工伙计,忙的时候临时再雇短工。现在雇工多,赵二爷也不用再进作坊,每日只是逗逗外孙子,和他最喜欢干的活——扫院子。
上午出酒糟,伙计们干活不小心,弄得满院子都是酒糟。他拎起扫帚,又开始扫院子。没扫上一半的时候,听见几声轰隆隆的雷声。他直起身,辨别雷声的方向,最后认定,应该是从北边传来的。他手搭凉棚四下观看,亮瓦晴天地哪来的云彩啊?总不能是晴天打雷吧!可雷声越来越紧,接连不断,着实让他纳闷。其实,纳闷的不止他一个,三姓城的老百姓都听见了,大多数都是莫名其妙的。但还是有明白人,这不是打雷这是炮声,江那面当兵的开炮了。
光绪二十六年又是庚子年,逢生肖鼠年,这一年注定不是一个太平年,自古庚子多乱世。坊间传闻,有“庚子年乱三年”的说法,又有“每逢鼠年必有灾”“十个鼠年九个灾”一说。据民间讲,连明朝太师刘伯温,写了一篇《救劫碑文》。其中都说“十愁难过猪鼠年”,指的是十二生肖的猪年、鼠年。由此可见,光绪二十六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一年,先是听说上面闹什么“义和拳”“义和团”,与朝廷作对。后来又有消息传来,洋人攻占天津的大沽口,清军大败,洋人杀了不少大清百姓。然后又有人说,义和团跟洋人打了起来,朝廷又支持义和团。至于谁对谁错,老百姓也搞不清楚。所知道的是,三姓的兵都被调走,临时征新兵训练。今天的轰隆隆炮声,也弄不清楚,究竟是谁和谁打起来了?还是清军在训练。
等到了下午,消息就传出来了。原来住哈拉滨的沙俄老毛子,因为闹义和团,专门与洋人打仗。为了自身安全,沙俄军的“奥德萨”轮船船长布亚洛夫,带着一千多俄军,分乘一艘轮船两只驳船,从哈拉滨着急返回伯力1。当行驶到三姓的地界,与三姓守军炮台发生激战。清军作战勇猛,与沙俄激战半日,击毙了工程师伯尔思什尼捷克、少尉兹洛滨等百余人,伤者不计其数,俄军不敌落荒而逃。当行驶到巴彦通要塞,又遭到靖边大营的阻击,打得沙俄军已经没有还手之力,只是一味地逃跑。七月一十八日,受伤的轮船行驶到宏克力附近江面,又遭到民团的袭击。最后,俄军经过千辛万苦,死伤无数的代价,才逃回伯力。【注释】1伯力:地名;现在俄罗斯境内,哈巴罗夫斯克。
这一战,打出了大清朝的威风,同时也激发出三姓百姓抗击沙俄的信心。衙门也发出告示:凡大清子民皆有抗敌之责,一律以打仗为先,不计前嫌、不究以往过失,戮力同心抵抗外敌。
也就是说无论是谁,无论有多大的恩怨,暂时都放下,共同抗击外族侵略。哪怕是罪犯、土匪,只要能与侵略者战斗,过去的一切都可以一笔勾销。很快全城百姓被动员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年轻力壮的组织团练。粮食买卖的加紧磨米磨面,药铺、郎中赶制刀枪药,烧锅也加大产量烧酒送军营。衙门收购布匹分发给百姓,赶制军衣。就连农人、手艺人、出大力抗大个的都上城墙,加紧修缮战备工事、城墙。三姓境内的江湖绿林也广发英雄帖,号召各绺子前往三姓城集结。
杨宗与四合发商议,暂时减少一半的供应,酒铺也关门停业,结余出的酒全力供给靖边大营。原来十天一次,现在三天一趟。而且,他带着伙计白天去修城墙,晚上烧酒一干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