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11章 虚声张搅动泰安府(1)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问题出在贾南镇妻子那里。当丈夫央求带点盘缠时,妻子只给了十个铜板,再一个子儿都不肯多给。隔着门帘,甄永信听到贾南镇低声恳求,猜测出个中原委,便打开皮箱,从中取出两锭四十两的银子,放到老人的炕上,故意提高了声音,以便让隔壁的小两口听得清晰,“老叔,我兄弟大婚,也不告诉我一声,没赶上热闹,今儿个,就把这银子留下,权作我当哥哥的份礼了。”

“这可不中!”炕上的两个老人,看见两锭光闪闪的银子,几乎同时跳了起来,一人捧着一锭银子,要往甄永信的皮箱里塞,“过时巴 节的,还随什么礼呀?这么大的礼,岂不是折俺的寿吗?”

听到外屋人的争吵,小两口暂时放下了争执,蹿过来帮着挣扯。

看看老人坚持推辞,甄永信就把两锭银子往新娘怀里塞。说是给弟妹置办些首饰的,也是当哥哥的一点心意。新妇羞怯地捧过银子,嘴里连说,“不要、不要。”最后坚持不过,才勉强收下,并拿出一锭递给丈夫,说道,“这一锭你拿去,权当和哥一路上的盘缠。”另一锭则紧紧地搂在怀里。

贾南镇还要推辞,甄永信说道,“兄弟再挣扯,哥就一个人走算了。”

听甄永信说出这话,贾南镇这才停下挣 扯。

吃过早饭,二人租了辆马车,往济南方向去了。一路上昼行夜住,没过几日,到了济南。找了一家客栈安顿下来,开始上街消遣起来。

济南是个大都市,可玩耍的去处太多。茶楼酒肆,鳞次栉比;花街柳巷,处处莺歌。游了趵突泉、玉泉山,品了鲁菜风味,逛了几家窑 子,甄永信箱子里的盘缠就所剩不多了。

情况出现了变化。在家时,甄永信只是按他一个人出游济南、泰山和曲府准备了银两,不料半路上添加了贾南镇,偏偏贾南镇又没带盘缠,路上又有些预算外的开销,打乱了甄永信原定的行程。估计剩下的银子,不足以应付游泰山、曲府的开销,甄永信只好修改了旅行日程,把泰山和曲府,从线路图上划掉,打算在济南再玩两天,就取道蓬莱回家。

就在动身前的第二天下午,二人打算再去劳燕春吃顿花酒,和那里的两个尤 物作个别。

走到劳燕春的楼下,街上行人,忽然被一行公人呵斥着闪到街边儿,而后就看见一队公差,举着仪仗,鸣锣开道。一队轿马,浩浩荡荡从街面行过。威风凛凛,气势逼人。一 街人屏气凝神,观看车马从自己身前经过。直等仪仗队过去,才听街上行人议论,说这是钦差御使王大人莅临巡视。

“唉,大清国就剩下这么一个清官了。”

听身后有人这样感叹,甄永信转头看时,是一个中年人,高挑身材,相貌清瘦,目光悒郁而深邃,一身书生打扮。

刚才这话听来颇耐寻味,勾起甄永信心里的好奇,便接话打趣问道,“莫非老兄和这位钦差大人相熟?不然怎么把话说得这样肯定?”

书生冷眼瞥了甄永信一眼,不屑地说道,“六年前,在 下 进京会试,借住在慕王府后边的紫光寺,和王大人的官邸只一墙之隔,正好那年的学政便是王大人,因此对大人的身世略知一二。这位王大人也是科举入仕的,出身寒门,一向治家极严,早年在翰林院,俸禄不能自给,夫人日常不得不替人缝补衣裳,贴补家用。大人共有五子三女,教家甚严。前四个儿子,都学有所成,取得了功名,唯小儿子却是无赖,不肯用功,王大人一怒之下,便把他赶出家门,断绝父子关系,至今不许回家……”

甄永信听过,心里一振,有所感悟,看那书生谈锋正劲,便一问一答,把钦差御使的家事,摸了个差不离儿。晚上回到客栈,二人躺在炕上,甄永信问贾南镇,“兄弟,你怕坐牢吗?”

贾南镇听了,两眼发懵,嘟囔道,“咋不怕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允冠百王刘秀传 群穿1630 重生战国当霸主 被孙权扫地出门,我反手投靠曹贼 三国:最强谋士 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