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134章 一切才刚刚开始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一个执政者应该掌握什么样的重要资源?当然是枪杆子,笔杆子,钱袋子。

只要这三样东西掌握在许朗的手里,任凭褚遂良之流把计谋玩出花来,也不过是朽木而已。

更何况,许朗给人罗织罪名可是从不会手软的。

许朗暂时收回了惩办后宫的心,瞥了一眼桌案上的百济战报。

倭寇真是好心机啊,只等朕把大军收回才出来作乱,妄图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把生米煮成熟饭!

哼!他们岂不知李治并非大唐的李治,即便是朕的大军已经回朝,也能灭了你们!

被福信,道深引以为豪的计谋啊,被许朗轻易的刺破,而且满脸带着嘲讽、不屑。

不久,故百济国王之侄福信,联合道深的谋僧,率众打出百济的旗号,在周留城反叛。

同时,他们还星夜派人乘船到日本,扶余丰来到了周留城,伺机反扑。

但由于内讧,福信将道深杀死,并其后众,自诩大将军,拥握兵权,而扶余丰仅仅是个“主祭”而已。

这时的扶余丰心犹不甘,他暗中派身边的亲信,把卧于窟室中称病的福信一剑刺死。

日本以助百济复国为名,倾举国精锐两万七千余众,进攻新罗。

“白袍大将”刘仁轨在新罗国国王金法敏的帮助下,率领他的水军,从熊津沿江引兵直下。

刘仁轨的船队刚刚达到白江口,日本舰队增援就过来了,日本舰队足足有千余艘。

日本军队看到唐军战船少,它有觉得它可以了,看来它完全没有吸取高句丽和百济联军的教训,大唐的军队那是可以用数量衡量的吗?

唐军船队虽然少,但都是大型的楼船,又高又坚固,绝非倭寇的小木船可比,日本的船队和大唐相比就是一堆破烂。

日军增兵两万七千人,前后共计三万余人,战船一百七十艘,熊津道行军总管孙仁师也统兵进驻熊津城。

刘仁轨下令唐军放火箭,倭寇四百多艘战船被烧毁。其余的船又比不上大唐的船坚固。唐军战船驱赶倭船,士兵“跳帮”厮杀。

白江口与日本水军遭遇战,双方发生激烈的海战,刘仁轨四战四捷,烧毁倭船400艘,日本残部投降,百济国王扶余丰化装成一个樵夫,慌张地扔下宝剑,脱身逃走(扶余丰后不知所终,一说他投奔高句丽,但于史无据),而他的两个王子扶余忠胜、扶余忠志以及仕女等全被捉住,百济诸城,皆复归顺。

战斗结束,已是深夜,但见百江口附近一带的海面上,火势冲天,烈焰把云空和海水都变成红色,如史书上所记载的那样。

“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白江口海战,日本水军几乎全军覆灭,此后900余年,倭寇未敢再犯朝鲜,新罗国力由此日益强盛,在大唐的帮助下,它先后征服了百济和高句丽。

本来是想“充大个”,给百济人当爹帮百济人出头,结果被大唐揍的鼻青脸肿,本来想扩张自己势力范围的日本,一脚踢到大唐这块钢板上。

日本齐明天皇甚至想要御驾亲征,结果还没等齐明天皇“一展雄威”就病死了,不过幸好他病死了,否则将要成为第一个被大唐活捉的日本天皇了。

白江口之战,彻底断绝了日本此后千年,扩展势力的念头,整个东北亚都纳入了中国的势力范围,朝鲜半岛,日本岛从此开始成为中国的藩邦附属。

看到大唐这么强大,日本人敬畏强者的本性就暴露了出来,打不过,就先臣服,然后学习。

日本开始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国的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一共派遣十九次遣唐使,日本从这里学习的先进知识,对于日本产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兴亡云烟事 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寡女悍将 争霸:从小兵开始崛起 崩坏:星穹铁道:我真不是星神!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