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675章 御前会议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肃顺敢说敢做,一向是出了名的。

可今天的御前会议上,他竟然劝咸丰与中华帝国暗通款曲,共同对付英法俄列强。

这在一班守旧大臣看来,不免有些骇人听闻。

就连端华、载垣、陈孚恩、杜瀚等几个肃党,也觉得肃顺此议过于突兀,令人费解。

协办大学士周祖培是河南商城人,也是肃顺的政敌。

他曾与肃顺同堂为官,肃顺认为周祖培是个老顽固,对他多有欺侮。

此时,周祖培义不容辞,站起来奏道:“皇上,臣以为,粤匪为心腹之患,夷人为肘腋之患;粤匪图我之心急,夷人图我之心缓。

“大清与粤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他们的话,万不可信,更不可与之结好。

况且,大清乃天朝上国,军队扬威朝鲜,岂能向夷人示弱?

“臣以为,大清应当整军备战,让洋人知道清军的厉害,让洋人看清楚大清的实力……”

周祖培话还没说完,肃顺便粗暴地打断了他,说道:“臣以为,周祖培所言,实乃昧于形势。

英法贪利,所求不外乎开口通商。

而开口通商,于大清有利无损,可增加关税,亦可促进工商业。

“况且,若要与英法开战,就要有开战的本钱。

英法船坚炮利,大清水师根本就不是洋舰的对手。

沿岸的炮台看起来坚固,其实也是虚有其表,如何抵挡如狼似虎的英法联军?”

清朝的礼制特别严格,君臣奏对时,提及大臣名字,不论其职位高低,都必须直呼其名。

肃顺跋扈,大臣们都不便反对,偷偷瞧向咸丰。

只见他面色苍白,神情忧郁,疲倦得不愿说话。

这时候,惇亲王也站了出来,他是咸丰的大哥,为人粗中有细,说道:

“肃顺此言差矣。

开口通商于我有利无损,简直荒谬。

照你这么说,英法联军兴师动众,是为了给我们好处,我们却不识好歹了?”

论血统亲疏,惇亲王与咸丰最为亲近。

他颇有康熙时期十三王爷胤祥的侠风,只可惜为人粗疏,不喜读书,有侠骨、侠风而无侠才、侠识。

惇亲王抓住肃顺话中的漏洞,堵得肃顺无法反驳。

偏偏这位惇亲王体察民情,甚至降尊纡贵,常与贩夫走卒来往,很受臣民的爱戴。

肃顺对他颇为忌惮,向一旁的端华使了个眼色。

端华是肃顺的哥哥,因是嫡长子,袭有“郑亲王”

的王爵。

肃顺则是庶出,没有爵位,却凭借着真才实干,成为咸丰朝炙手可热的的大权臣。

端华的富贵,一半靠生得好,一半靠肃顺所赐。

他兼有内务府大臣、步兵统领、镶蓝旗汉军都统、崇文门正监督等多个职务。

这么多职务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步军统领,另一个是崇文门正监督。

步军统领类似于前朝的九门提督,掌管京城治安,享有在内城调兵的大权,类似于后世的卫戍区司令兼公安局长。

崇文门正监督负责监管京城崇文门关税、京城商税及田房契税与其他商税。

崇文门税关,是北京最大的税关,关税收入亦是京城一大收入。

崇文门正监督掌管京城财税,手上的流动资金很多,关键时刻,往往会发挥意料不到的作用。

这个紧要的位置,通常由内务府大臣或者六部尚书兼任。

端华会意,反驳惇王道:“开口通商,不尽然是有利无损,至少是利大于弊。

英国贪利,法国兼为传教,皆为远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1850再造中华 洪荒:开局收尸魔祖罗睺 乡村桃源傻医 反派:我越强,怎么越丧心病狂? 末世迷行者 从咒术回战中开始幻想具现 桃源妖孽小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