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六章 当官考个试很合理吧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当奴才为荣,以割地赔款取悦外夷的清朝。但是哪怕他再讨厌清朝,也不得不佩服雍正皇帝,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雍正的多项改革,清朝才可以称之为集封建王朝之大成。

朱允熥:将六科并入都察院,这样可以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两班人挂一个牌子,实现对中央和地方监察的全覆盖。

督察院直接向皇帝负责,独立于各个衙门之外,不得与任何衙门有任何交集。

强调风闻言事权、言者无罪权。

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必将存在部分官员滥用风闻言事权,挟私打击政治对手的情况,但若无这一制度保障,言路必将受到阻遏,官场的许多阴暗面,也失去了曝白于天下的机会。

另外孙儿有感于武周的铜匦,认为可以允许言官上密折奏事。

密折不同于一般奏折,先至御前,若皇帝认为必要再由通政使司抄送。

将密折按轻重缓急分类,譬如用外盒区别,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程度的事情。同时严格规定何事才能用密折,严禁滥用。

密折可以不限于言官,如地方上,一定品级的官吏有权向皇帝上密折。

喜欢大权独揽的老朱听到密折制度兴奋地将手狠狠一拍:“好,这个密折好。俺孙儿真厉害,一个铜匦就能想到这么个好东西。以前俺觉得俺们家老十一读书好,现在看来还是允熥把书读透了。”

朱允熥:凡事有利必有弊,密折也有缺点。

其一,臣僚用密折言事,其本身就具有鼓励臣下告密之意。除了少数心腹大臣稍敢勇于任事外,广大臣僚都人人自危,斤斤自保。

其二,众多臣僚用密折言事,所言内容彼此都不得而知,某人即使被诬陷也无处申诉,皇帝与众臣僚的关系亲疏不一,有人自恃与皇帝关系较密,借以挟持上司或他人。

其三,广大臣僚可以用密折越级言事,必定会引起上下猜疑,不利于政务的推行。

朱元璋:“有理,不过俺可让锦衣卫负责复核密折所奏诸事。”

朱允熥:这样对于锦衣卫的控制将至关重要。一旦使用不当,锦衣卫这把利刃反而会刺伤天子。孙儿认为短期内可以派忠心可靠的太监辅助锦衣卫监察。长久之计可以效法汉之羽林,召烈士遗孤从小培养,确保这些人会忠于皇家。一部分可以入五军都督府,一部分可去地方。

孙儿近日反复读隋史,对于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深有所感。

朱元璋:“但说无妨”

朱允熥:三省六部是将相权,根据宰相具体工作进行分解。

孙儿认为这个想法很好,例如兵权就可不断细分,一些相近又不关键的权利该合并合并,另一些权利过大则需要进一步分离。同时以史为鉴吸取前人教训,如唐时藩镇之乱,如宋时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运用到文官领域亦如此。

至于科举制,孙儿认为核心在于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那么在任官员,是否可以参照科举的思想进行考成?

例如一地知县,开垦荒地几何,兴修水利如何,刑名诉讼是否积压。我们是否能够拿出一些能够量化的指标来考核官员。

对于京官公务处理多少,未处理多少,未处理的公务进度如何,不处理的原因是什么。

之后官员的晋升是否要参考历次的考成成绩。

结合现在的Gdp考核和张居正的考成法。朱允熥整整说了一炷香的时间。

说完后,心中想着“作为21世纪青年,考试这不是家常便饭。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什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甚至毕业后考编考证,你们这些当官的,考个试很合理吧。不用谢我,让你们提前几百年感受21世纪的阳光,我真是伟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崛起 新科兰记事 三国:开局自爆身份,这天下稳了 银河版三国 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 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 伐金覆宋:开局辛弃疾喊我做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