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八章 大明版公务员考试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用,因此罢科举十年,兴国子监,并推荐举制。但是这10年下来国子监可以说不怎么成功,孙儿认为祖父虽大兴国子监,但是国子监入仕的道路选的不好。”

朱标这时有些生气的说道:“胡言乱语!”

朱元璋平静的说:“标儿,让允熥说,俺也觉得这国子监没弄好。”

朱允熥继续着他的思想输出:

虽说国子监有积分法,达到积分的学子可以赐进士出身,但是孙儿却认为这个法子反而会适得其反。

祖父的本意是鼓励读书人通过国子监入仕途,逐步取代科举入仕。

但是祖父有没有想过,那些个读书人最是自命清高,那些个科举进士面对国子监进士之时会自认为高人一等。

地方上的乡试还是按时开始,很多人也坚信只要他们坚决抵制国子监,会试、殿试迟早有一天会恢复。

读书人又大多耕读传家,处事保守,不容易接受新事物。

因此这些年的国子监取仕也不尽如人意。

而且荐举制终究会被废弃。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问道:“你就这么自信俺会废了荐举制?”

朱允熥非常自信的答道:

开国之初一些地主势力庞大,实力不容小觑。通过荐举制度,也可以获取不少人才,维持当地的发展。使用荐举制度虽然不公平,但是适合当时实际情况。

天下百废待兴之时还没有精力将这些“土皇帝”彻底剿灭,只好暂时妥协握手言和,先实行荐举制度,巩固统治,维持政局。但表面上使用了荐举制度,私底下祖父必定在筹备科举制度,待时局稳定之后,将这些地主阶级一举消灭,再推行科举制度。

现在祖父需要一个契机。

此时的老朱和朱标突然眼前一亮,朱元璋问道:“什么契机?”

朱允熥狠厉的说道:“一场大案,一场大到足以将朝堂的蒙元遗老,地方的地主豪绅杀光杀绝的大案!有道是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了解历史的朱允熥知道,在洪武十七年将科举3年一次成为定制,又在洪武十八年兴郭桓案,将朝堂的蒙元遗老、地方上地主豪绅杀得血流成河。

一旁的马皇后抱怨道:“以前你和标儿一个劲的造杀孽,想那空印案,胡惟庸案都杀了多少人了。现在这允熥的杀性竟也这么重,这下你们爷孙三人真是凑一块了。”

朱元璋则是高兴地说道:“妹子,你说啥呢,造杀孽的就只有俺朱重八,有标儿和允熥什么事。”

朱允熥也不忘补刀道:“祖母,乱世用重典!实在是蒙元毒害太深,不那么杀那些人,其他人会不知道敬畏,不遵国法。俺们虽说杀了很多人,但是震慑住了更多人。今年云南大定,俺想着云南就算是暂时安定了,即使再有大规模叛乱,那也得过些年。俺们这两年要趁机整顿吏治。之后还要平辽东,征漠北。时不我待,俺们没有时间和那帮蒙元余孽好好讲道理。”

朱元璋闻言更是大喜:“还是俺们允熥厉害,这都没观政,已经对天下大事了然于胸了,以后定是个明君圣主,俺们大明将国祚长久。”

回到国子监的话题:

虽说科举起于隋,但是真正兴盛却在两宋,这是因为杨坚得国不正,不可能用武力强行推进。

但是经过两宋,科举从君王取天下英才匡扶社稷的工具,变成了读书人与君王共天下的工具。若是俺们大明不做出革新,那么将来肯定又会回到两宋那套,君王与士人共天下,最多只是能拖延多久而已。

俺们大明得国之正古今未有,那么俺们想要推行一些改革,虽说会有阻力,但是只要有壮士断腕的气魄,绝对推的下去。

俺认为国子监很好,俺们培养人才首先是要忠,其次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崛起 新科兰记事 三国:开局自爆身份,这天下稳了 银河版三国 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 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 伐金覆宋:开局辛弃疾喊我做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