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34章 讲政治(中)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古代帝王用人,首推“忠心”二字。赵匡胤当然不会例外。

众所周知,相对其他帝王的霸道及暴虐,赵匡胤对臣子的态度则宽容的多,可这种宽容,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忠心”!赵匡胤对大臣的态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要求“忠心”前提下的宽容。

赵匡胤宽容大臣的例子很多,最显着的便是对后周君臣的态度方面。

比如对后周小皇帝、太后等,一直养他们到老。从未想到将其谋害,就连小皇帝后人,也一直礼遇有加。这可真是历朝历代的特例。

对后周三位着名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仍留任三人为宰相,起到了稳定政局、安抚人心的作用,同时可以利用他们处理政务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使朝廷政务顺利延续,不产生迟滞。

赵匡胤此举,可谓深谋远虑,一箭双雕!

建国初期,因为政治的需要,让他们三人整整做了三年宰相。

三年当中,赵匡胤对他们十分优待,加官进爵,屡有封赏,三人也乐于合作。

特别是范质,不仅带头废除了宰相“坐而论道”的制度,史书说他“下制书、诏书从没有逾越规矩,任命刺史、县令,都是以当地民政为急要,派遣使者巡查民田和按察刑狱等,都要亲自接见,确实能体现天子忧劳勤勉之意者,才下派出去。世称\\u0027贤相\\u0027。”

总而言之,一句话:他们位置摆的对;两个字:忠心。

所以,三人稳稳地当了三年多太平宰相,直到公元964年初,此时国内政局完全稳定了,三人的宰相位置也该出让了,这也是政治的需要!

因为对赵匡胤,还有比他们更忠心的人,他就是赵普!

实际上,宋朝初期,所有的军国大事,都由赵匡胤自己和心腹、幕府旧臣赵普谋划决定。

也就是说,赵普做着宰相的事,没有宰相的“名”和“位”,“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那是奶牛。对于人来说,这不公平!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赵普也是主要的策划者。但是刚建国时,赵匡胤仅让赵普担任枢密直学士。

第二年(公元961年),赵普升迁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

962年,赵普便担任了枢密使,这是宋朝执政首脑之一,但还不是宰相。

964年正月初,范质等三位宰相第三次一同要求辞职。

公元963年底,三位宰相已经受到赵匡胤暗示,是时候该将宰相位置让一让了。这话老赵是怎么说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三位宰相都接收到了老赵的信号!

这年十二月,三人上疏要求辞职,赵匡胤为了避免过河拆桥的嫌疑,没有立即批准。几天后,三人又提出辞职,赵匡胤还不批准,

此后,宋王朝的大臣辞职,需要三番五次才能被批准,也就成了套路。

直到第二年正月初十日,三人第三次提出辞呈,赵匡胤这才下诏,以范质为太子太傅、王溥为太子太保、魏仁浦为尚书左仆射,他们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或“平章事”,即宰相职务)算是正式被罢免了。

十二日,赵普被任命为宰相,也就出现了前文“佐料”里所说的,任命敕书没有现任宰相署名的难题!

赵普做宰相后,赵匡胤更是将他作为左右手,事无大小,都要找他咨询讨论决定。

四月,赵匡胤觉得赵普一个人做宰相太辛苦,便想到为他配几位副手,但他武将出身,说难听一点:大老粗一个,学识有限,想不出什么这“副宰相”用什么名称。抓耳挠腮之余,召来翰林学士陶谷。

“历代比丞相低一等的有哪些官职?”赵匡胤劈头就问。

“唐朝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明鹿 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 我在原神发外挂 大明:朱家的快你想象不到! 宫墙柳 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