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长途车停稳后,车门打开,热浪立刻迎面扑来,人瞬间像置入蒸笼一般。当时的东莞长途汽车站,位于海关站旁边,是个临街的大院,东侧的门是入口,西南大街的南门,是车站的出口。跟踪着大包小包的人流,我和刘同事走出车站,来到了街前。由此刻,是下午五点多了,首要,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夜宿的招待所,经打听,知道比较正规点的旅社,在东莞市工会大楼的附近,我们过了连接车站立交桥,到了对面,顺着整个南面,正在拆迁而围起来的栅栏,一路向东,绕过尚未完工的环形天桥,再东,过了十七路班车的停靠点,回到刚乘车经过的Y型路口。其实Y型路口的左边,是一条下坡的路面,不是很平整,Y型右侧,是一条往东南的主街道,Y型的下面那条路,就是我们刚才通往车站,返回走过的道路。当时东莞的工人文化宫和工会所在地,就在Y字的交汇处。进了工会的招待所打听,当时,一晚每位十五元的双人普通间,已经是比较贵的了。我和刘智登记了一间客房。这里的招待所,总共有六层,建筑为环形建设,每层房间的走廊,在屋子的外面,颇有点欧式的式样,水房和厕所为共用,整栋走廊围成一个口字型的里圈,从上可以看到进来的大院。
放好行李后,痛痛快快地冲了个冷水澡,换了件衣服,出了文化馆。我们就去了Y型街道的右侧大街,其实说大街,也就够两辆车并行那么宽,街道中间高,两侧地势低,临街的铺子,很像在坑底一样,要去那里,都要下一个深下去的台阶,西面的深度比东边普遍浅点。我们找了家简单的饭馆,要了两元钱的盒饭,外加一碗汤,算是才补了中午饭。其实,这条街是机电和工具一条街,中间零星的散布着几家饭馆和印刷名片的铺子,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临街有很多的职业介绍小店,店外都矗立着个黑板,上面刊登着一些招工需求的信息,屋子里,有接待的几张桌子和电话之类,工作人员在门口忙乎着,招揽路过的人群,也有背包的人,主动上前寻求职业介绍的。我们只是在招工信息前看看,每逢此刻就有工作人员上来搭讪,但当得知我们是旅游考察的,都没了热情,便去招呼别人了。我们就得以观察信息需求的宣传。这里大部分的职业介绍,都是私人开办的,无论是从他们广告板宣传看,还是从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口述中,他们似乎都掌握了大量的用工信息。另外,在临街的广告牌前,贴满了红纸的招工信息,有些干脆把之前贴给压上。广告栏前,往往都是围着人,有看的、有议论的、也有拿个小本子认真抄写信息的。经过观察和询问,这种看广告栏,也是当时一种求职的方法,记下联系地址和电话,很快在旁边,租用打电话的地方,就能依照所留下的电话,去联系厂家,据说,首次要弄清楚人招收满,还是在继续招聘中,再论下面的事情。
大街上,不时有摩托驶过,因为在东莞的大街上,当时除了公交车外,大多都是打摩托车去目的地。摩的司机,大多是操着广东本地口音,他们管这叫白话。第一次听说白话,还以为是大白话的意思,真够笑人的。他们经常在路口、旅馆、车站、商店和人聚集的地方,等人搭客,所以摩的运人,在东莞当时是一大街景,这和内地当时以自行车为主,几乎对等的普及。摩托车带人的收费标准,往往是先大家讲好价,普遍是三站之内三元的标准。为了多拉人,摩的司机往往会在后面搭上两个人,当然前提是同行同路也愿意。
工人文化宫后面,临近运河广场的地方,有很多临时搭建的职业介绍点,我们就徒步从文化宫南面的小道,绕到它的背面。这里是一块空地,据说要建新的广场,刚平整后的土地上,建起了一个中间窄道的小街,有点旅游景点的铁皮棚,这里两排都是如此。各家门前,都是各种情态填写求职登记的人,有蹲在地上把纸衬在膝盖上写的、有爬在铺柜或小凳子上写的,还有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