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西都告诉李世民。
只会挑选一些不那么敏感的来讲。
对李世民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有时候步子迈的太大,反而容易扯着蛋。
“不过师父教我的东西很多,非一两日功夫能讲完的。”
李世民说道:“没关系,来日方长,每日讲上一些总有讲完的一天。”
之后两人又深入探讨了国家契约论、土地兼并和税收等问题。
陈景恪对这些问题再次进行了拓展,还讲到了商品经济、商业税等等问题。
甚至还讲了一些社会经济学上的东西。
可惜他是医学生,并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些东西,知道的不多。
即便如此,对李世民来说也犹如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套用一句俗话,他感觉自己的三观都得到了重塑。
很多原本模湖甚至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对未来的施政方针以及改革变法,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不过陈景恪的思想看起来很激进,但对某些方面的认识却和古代人一般无二。
比如对商人的态度。
“彼辈就是‘人道’的最典型代表,无利不起早。”
“若让他们掌权,于国于民都是巨大的灾难。”
“可以给他们一定的地位,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绝对不允许他们染指政治。”
“一旦有商人试图染指政治,必须要给予严惩。”
限制商人的权力,可以说是贯穿了中国史的认知。
即便到了现代,国家也是严禁大资本涉政的。
而资本一旦涉政所带来的恶果,看看大洋对岸的那个灯塔国就知道了。
有这样的榜样在,更衬托出中国人的政治智慧。
几千年前老祖宗就已经看透了某些问题的本质。
或许限于时代,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
但不妨碍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是有问题的,必须要严加防范。
李世民对商人和商业的认识很浅显,他限制商人的原因很简单。
商人多无恩无义,且不事生产。
只是把东边的东西运到西边,就赚取巨额利润,是不公平的。
对于李世民的这套理论,陈景恪选择性的进行了批判。
他肯定了商业和商业经济的积极作用。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我们要限制的是商人的权力和无序的商业行为,而不是否定整个商业。”
“若没有商人,南方产的荔枝只能烂在地里,而北方人只能看着图画流口水。”
见他说的有趣,李世民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这个鲜活的例子,却也让他对商业有了更多的认识。
“商业沟通南北,盘活了整个国家的经济,是必须存在的东西。”
“且在南北转运的过程中,那些商人要雇佣大量的人员,给很多人提供了工作机会。”
“荔枝需要一定的存储技术,否则还没运送到地方就腐败了。”
“那些商人为了利益,会绞尽脑汁的研究存储技术。”
“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商业繁荣了,国家也能征收更多的商业税。”
“可以说,商业是必须要扶持的,大唐立国至今没有征收商业税,其实就是对商业的变相扶持。”
“但这种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商业税可以免,却不能永久免下去。”
“陛下不妨定一个规则,待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征收商业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