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夜色已深,父母已经睡下。
牧戈盘腿在床,打坐调息,修炼牧家传承的观象之法,这也是上古神权时代,玉巫一脉制作神玉礼器时的必备技能。
关于牧家传承,牧戈早年曾问过老爷子,老牧家是石匠出身,怎么会有传世修炼功法。
老爷子没有回答他,等他后来修炼有成时。
有一天,老爷子将他叫进房间,郑重的交给他一个黑色扁平,书本大小的乌木盒子。
盒子内放着一排用野生黄杨木打造的刻刀,刀柄上带着厚厚的包浆,一看就有些年头。
刀头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尺寸不等,形状各异,泛着幽黑色的光泽。
牧戈看不明白,老爷子告诉他,这是从老爷子的爷爷那里,传承下来的一批昆吾刀。
《列子.汤问》中记载,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昆吾之剑,火浣之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宋史·李公麟传》亦有记载,朝廷得玉玺,下礼官诸儒议言人人殊。
公麟曰: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着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绝真,秦李斯所为不疑,议由是定。
其实,关于昆吾刀的说法,由来已久。
老爷子告诉牧戈,昆吾刀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就是用不知名的黑色陨石打造而成的刀具或者刀头。
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和田玉的硬度大概在莫氏硬度6—6.5之间,玻璃硬度在5.0左右,所以随便捡一块和田玉都可以轻松在玻璃上留下印痕。
同理,黑色陨石的选择也没有那么死板,只要韧性硬度够,都可以用来打制刀具。
对于玉雕师来言,需要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尺度的刀头,尤其是复杂的玉器,往往有阴、阳、巨、微等多种类雕刻技法糅合在一起。
没有哪个玉雕师傅,从头到尾都拿着一把刻刀去雕刻,那样的话效率太低,也太死板。
所以用昆吾刀刻玉不过是以讹传讹而已,只是为了说明某些刀剑的锋利程度。
而且为了节省材料,也没有工匠会浪费贵重的陨石材料去打制整个刀身。
好钢用在刀刃上,刀头才是重点。
真正用来雕玉的昆吾刀,其实就是他眼前看到的带着木柄的刻刀。
当然,也不排除,在古代有那么一两个土豪,用纯粹的陨石打造刀具,只不过这样的刀具被称为昆吾刀,实在有些夸张,至少牧戈是这样认为的。
他无法想象,某个人拿着一把大宝剑去雕刻玉石的样子,貌似这样的画面只是出现在电视、电影之中。
之后,不容牧戈多想,老爷子又递给他一个瓷瓶,瓷瓶内装着传说中的软玉膏。
古书中所言的“蟾脂不可治”,倒是没错,软玉膏的主要成分的确是蟾脂,但不是字面意思。
而是由蟾酥、蟾脂、蛙油等多种物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熬制而成,呈微酸性,泥膏状,味道并不难闻,甚至带着一丝莫名的香味。
看到牧戈打开以后,还要闻一闻,老爷子笑着说里面加入了少量的麝香,否则味道会变得有些酸爽。
少量的软玉膏,通常都会加入香料,如果大批量使用,就不可能这么奢侈了。
而且为了便于保存,古人通常会将软玉膏制成药粉,需要用的时候,用鲸油调配即可。
在古代,鲸油还是比较常见的,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虽然贵重,但也不难得到。
然而到了现代,国内市场基本上就绝迹了。
所以老爷子需要用的时候,都是事先备好原料,现场熬制,这样就可以省略掉鲸油调配的环节,只是保存时间不能持久。
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