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象许多时代的儿童一样,无忧无虑没有外界表象影响的生活,参与大人日常生活劳作习惯,更多的觉得是在游戏,新鲜和新奇支配着农村生活习惯的形成,跟随和模仿大人的喜怒哀乐,受着他和众们的影响,但持久习惯的形成往往也不稳定,象夏天的天气说风就是雨,随意性很大。在小伙伴之间,可以胡思乱想、天马星空的梦想,但回到现实和父辈的生活中,又不得不匮乏的顺从,这阶段没有异样的作为,多的是附和生活轨迹而成长,但又具备这个年龄的共性,爱吃好的,也就是嘴馋,家境好点的更能表现出来,慢慢的觉得钱是个好东西,因为大人的日常所有的获得,都似乎离开不了这样东西,依靠它交换获取,所以这个阶段钱的魔力就进入孩子的世界,它是个神奇而有美丽的事物,有了它,就能换取孩子们心中需要的东西,比如那个时代的水果糖、铅笔、橡皮、纸张、新衣服、油布雨伞、贺年用的年画等。能够和大人要点钱,或者家长定期给些零花,自然是很开心的事情,但那毕竟是有限的,随着日子的继续,进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慢慢发现大人平日交易后,总能在给予别人的同时,获取一些换来的收入,那个时候虽然没有价差这样的术语,但确却有的事情和事实是,比如用一元钱买六斤桃子,在集市上卖了,可以换回两元的钱,这些现象是在村镇里隔几天的农村集市上发生着,再如夏日,即使卖水这样的行当,也能取得每碗二分的钢蹦……,这些慢慢引入幼小的心灵。中间也会跟着大人参与其中,比如在田野里挖药材,回来暴晒后去收购站换些费用回来。这些最初是和大人搅和在一体的,但后来似乎有了强烈分户取得的萌动,因为一则可以在长辈之间炫耀本领,二则还有剩下供自己支配的刻扣,后来还经常和同学们去废弃的钢厂,在垃圾堆拣废铜烂铁,也会去街上卖水,田地里挖药材,去桃园进些桃子倒卖,夏收拾麦子兑换等行为,这些都从儿时、少年时期陆续进入了我们的日常。最初强烈的获取,一时间成了我们的追求,正确的渠道中也伴随一些傻事情的发生,比如也会发现家里那些不要的东西,就拿去换点钱,后来就在外面去找,有了开始去谋划并使出不正当的手段,也去偷剪拉电线杆的铁丝,当然这些行为很快被大人发觉,教育和训导,开始伴随在我们的左右,慢慢的也就知道了,如何通过正当的手段去合理取得,当然这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这其中也发生了一个啼笑皆非的事情。
记得那是一个中秋季的下午,我和三哥还有本生产队的一个伙伴,象往常一样拉着架子车,去村外的田野割柴火,三哥是驾车的,我们个子小只能帮着推车。等到了田埂上有小沟渠的地方,我们就开始选择在沟坎上割起野柴火来,按照往常的习惯,到天黑前就可以装满车厢,干着干着我突然听见,在不远处有猪哼吱吱叫声,我告诉了三哥,我们便停下手中的活,并纳闷想距离村子这么远的的地方,没有人家居住地方那来的猪呀。于是,我们三人顺着声音赶了过去,咦!在草丛中,发现三只半尺多长的小猪仔,觉得好玩就追着它们,在田埂里玩起来,追了一阵子我们气喘吁吁,同样小猪也跑不动了,趴在地上,背上一起一伏很可爱。突然,三哥说,把这几个拣来小猪弄回去,过些天到集市卖了,岂不能换很多的钱。是呀,我心里盘算,那不知要能买多少水果糖。单纯的我们,那刻,思想中被捡来小猪可以卖的简单逻辑给占据了,退一万步想不偷、不抢,反正是拾来的东西。于是,很快我们就逮住小猪,用割的长草搓成麻绳,把猪腿一捆放在车边上,又割了一阵子的柴火,比平日少了许多,但毕竟有更大的“收获”。喜出望外的我们,把猪装在车厢里,中间用树干架个空间,再在上面铺上柴草,就你拉我推的驾着架子车,上路回家了。
一路上,我们欢快的心情就甭提了,小猪在车厢里哼哼,我们在外面笑声不断。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