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17章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第17章 “鞑子都死了?”

战斗进行的顺利之极,甚至让人不敢相信。跑的肺腔子都要炸开的潮河兵终于有了喘息之机。

由于剧烈的奔跑,千户大人(千总,以下类同)的胖脸已经成了猪肝一样的酱紫色,好容易喘匀了一口气,火急火燎的大叫:“赵丰年钱慕贤,赶紧给我找匹马过来……杨廷麟杨大人也要马……”

赵丰年钱慕贤二人分别是所里的副千户和镇抚,随着千户大人不要命的一路逃窜,究竟退出来多少路程谁也说不清楚,跑的腿软筋麻。忽的前路被阻,登时脑袋就是嗡的一声,以为被敌人给堵截了。想不到忽的就出来股子民练,嘁哩喀喳的把追赶的蒙古兵砍杀干净,真是喜出望外。

幸亏鞑子在这里吃了亏,要不然脑袋瓜子能不能保住还在两可之间。

“大人,此地官军有五七百人,小人这里也有附近几个村镇的民练,合计千五还是有的。稍加整顿当可迎敌……”

虽然是有心算无意,又占据了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刚才胜的并不是很光彩。但是很顺利的解决了突进的百十个蒙古兵也让李四说话有了分量,同样数量的大明边防军好不是被百十个蒙古兵撵兔子一样的追着跑?

“你就是这里的民练头子李四?”

关于开办民练,其实朝廷早在八年前就有明旨。明朝最根本的军事制度就是卫所制,号称拥兵百万而不耗朝廷一粮一钱。到了如今卫所制早就名存实亡,再加上崇祯朝的财政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其实是早就崩溃了),根本就拿不出钱来组建新的军队,只能让百姓组团自保。

民团(民练,为了行文的方便以后称民团)很快就建立起来,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战乱频发的北方基本见不到民团的影子,而在相对安定的江浙一带,民团反而得到蓬勃发展。

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急需民团的地方早就穷的掉渣,人们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了,哪里还顾得上其他。而没有被战乱波及的江浙一带织造业发达,很多大丝商有能力组建民团。总之,有钱有粮才能谈得上民团。

随着局面愈发糜烂,年初的时候,朝廷再一次明令地方组建民团。只因为北方已经乱的不可收拾,所以民团比较罕见。

“是。”

其实千户大人早就猜出了李四的身份。

这些人手中的小梢张弓就是从自己手里流出去的,千户大人心中有数。如今各地卫所都在做私卖军械的勾当,不要说是小梢弓,就是手铳也流出去不少,这些都是半公开的秘密,也不怕有监军职责的杨廷麟知道。

“这位李……李四说的不错,”杨廷麟不清楚该如何称呼李四:“小小民团就能斩杀敌虏建勋与阵前,不如与他合兵一处,摧敌锋芒当如反掌之易……”

正式的边防军被追的象鸭子一样,还需要民团来解围,千户大人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脸红。要说脸红也应该密云后卫的老爷们先脸红去,整个密云卫都跑的没了影子,小小的潮河所就更不怕丢人了。

“杨大人别被这些乌七八糟的民团蒙住了,他们不过是以地形之利打伏击而已。不过小小战果就真是无敌虎贲?”潮河千户拍拍屁股:“敌人的主力如何凶残杨大人也是亲见过的,整整一个牛录的满洲甲兵,加上他们的奴兵足有千人,距此最多只有多半天的路程……”

一想起满洲甲兵的凶悍,寒气从杨廷麟脊梁升起,忍不住的打个寒栗。终究是受了几十年的圣人教诲,骨子里的气节还是有的,勉强压制心头惊慌摆出大义凛然的架势:“如此一路败退,置生民与何地?置朝廷威严与何地?难道我大明官军连地方民团也不如?当趁此新胜之威,迎头痛击来犯之敌……”

有民团这场算不得胜利的胜利的虚火支撑着,再有杨廷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明纱 大唐第一表哥 重生之极品皇帝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 最怕老婆的国君:贪玩小小妃 霍格沃茨的圣光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