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来,这些教官们很负责,倾囊相授。
1942年10月,新38师和新22师顺利结业。随即,经蒋介石批准,新38师和新22师合编为新编第一军,郑洞国任军长。按照史迪威的设想,驻印军从印度由西向东反攻,云南的中国军队由东向西反攻,两路大军会师缅北。因此,现在还需要用美械再武装一支中国远征军。
1943年3月,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在云南楚雄成立,下辖12个军、31个师。但受限于“驼峰航线”的运力,至同年10月,只有14个师的美械装备运抵昆明,所以远征军的装备水平不如驻印军,只能算作半美械军。
1943年10月,史迪威感觉反攻时机成熟,便命令新38师112团向胡康河谷挺进,拉开了缅北反攻的序幕。
反攻初期进展比较顺利,112团占领新平洋后进入胡康河谷。再拉家苏于邦一线展开,史威感觉稳操胜券,便跑去埃及开会了。史迪威走后,他的参谋长博特纳准将接过指挥权。博特纳这个人完全就是奇葩,他根据英国人给的情报,认为日军在于邦只有一个中队驻防,可112团侦察人员在实地侦察后却发现日军兵力不止一个中队,情报有出入,正常操作应该是再次侦查,确保情报的准确性。但博特纳觉得没那个必要,命令112团留下重装备,轻装简行,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战场,干净利落的消灭敌人。
孙立人听到命令顿感不妙,日军实力不弱,如果112团不携带重武器,就这么一头扎进去,势必会被分割包围,逐一吃掉。为此,孙立人据理力争,但伯特纳拒绝更改命令。在战斗打响后,果然不出所料,日军实际有一个大队的兵力,还配有重武器,112团三个营都是轻步兵,攻坚能力弱,结果一场突袭战就这么打成了阵地战。
碰到硬茬子,112团呼叫救援,把大口径榴弹炮推上来直接轰。可伯特纳此时仍然固执的认为,112团拿不下于邦是中国军队惯用的夸大敌人实力,掩盖自己无能的伎俩,下令不允许撤退,也不派兵增援。得知于邦受到攻击,日军派出五十五、五十六联队,外加两个炮兵大队,总计6000人前往增援。
这两个连队统属第18师团,当年曾在马来亚横扫英军,号称“丛林之王”,鬼子有五倍兵力的优势,这要搁在以前,112团肯定是全军覆没,鬼子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上来就发动强攻,想着一个回合就解决问题。但出乎鬼子预料的是,经过整训后的112团已经脱胎换骨,面对合围过来的日军,112团三营抢占一片高地。构筑防御工事,一营和二营则分别抢占一块林空,构筑环形工事。
所谓林空,就是丛林中植被相对稀疏的地方。选择在这一种地形防御有两个好处,一是比较醒目,方便己方空投补给,二是可以拉开射击距离,避免短兵相接。这是驻印军根据美国教官的指导加上自身经验而专门制定的丛林防御战术。虽然112团没有重武器,但轻武器还凑合,每个班都配有轻机枪和冲锋枪。在112团火力不弱且占据有利地形的情况下,日军吃了大亏。鬼子只要冲出密林,立即就会暴露在密集的火力下,来多少就死多少,连拼刺刀的机会都没有。
鬼子步兵冲锋不奏效,旋即招呼己方炮兵开炮攻击。可是在丛林中作战,视线太差,炮兵很难瞄准,因此,日军炮兵并未对112团阵地造成实质性伤害,见强攻不成,鬼子开始玩夜袭,结果夜袭也不成功。强攻、偷袭都不奏效,鬼子又祭出围困战术。112团是轻装突袭,携带的粮食弹药不多,鬼子觉得只要围上几天,112团便会不战自溃。可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没过几天,美军的空头补给就来了。靠着坚固的阵地和美军空投的弹药、粮食、药品,112团与日军鏖战了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里,孙立人每天都要与博特纳吵上一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