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众人吃过饭后,来到亭中饮酒吟诗。吞服五石散,也是魏晋时期士大夫常见的事。
东晋许多大袖衫袍、飘飘欲仙的名士们,都视五石散为药物,以图身心愉快,治疗百病。
五石散,药性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
王凝之多次劝说王羲之、王徽之等人,但都无济于事。
虽然王凝之记得,自己的亲人们活的都很长,五十、六十岁善终,在古代已经是长寿了。
但王羲之确实是吞服五石散,导致身体病重,否则,也不会在五十八岁时去世,起码能多活些年数。
有一帖可证明,王羲之曾写道:“吾顷胸中恶,不欲食。积日勿勿,五六日来小差。尚甚虚劣,且风大动,举体急痛。何耶,赖力及。”
这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因为他的两个孙女,在十天之内先后夭折带给他的打击。
五弟王徽之同样是服五石散,导致身体虚弱,常常卧病在床,又忽闻献之死讯,备受打击,不久亡故。
七弟王献之,是服散和自残双脚两个原因而致。
当时琳琊王氏式微,新安公主强嫁王献之,但他痴情于郗道茂,怎会与公主结婚,迫于皇权,灸足心避娶公主,导致落下后遗症。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王凝之活到了公元399年,时年六十五岁,身体依旧硬朗。
若不是原主暗钝,太过迷信道术,乱贼起兵,非要临阵踏星步斗,拜神起乩,欲图请下“鬼兵”助阵,也不会落得身首异处的境地。
综上可知,王凝之只要好好的,不乱搞,起码能活个七十岁,致力养生,八十岁也是可能的。
眼前,王凝之说话实在没有分量,救不了王羲之,只能过几年立下战功,官职高了才行。
算算时间,公元361年王羲之因疾身故,还有十年的时间,足够了。
说到底,还是得壮大自身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的打好根基。
假如说王献之被迫迎新安公主时,二哥王凝之位居丞相,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中外诸军事,加九锡,假黄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如萧何故事”,她背后的皇权还敢强迫吗。
估计新安公主只会简单的询问一句:“子敬婚后无子,百年之后,难免愧对于列祖列宗,是以有意续弦乎?”
……
王羲之和诸子的吟诗嗑药,一直持续到了下午申时,正值心潮澎湃,飘飘然之时。
即便是下午,寒霜依旧未解,碧蓝湖水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卧冰求鲤的故事从王凝之心中油然而生。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
此乃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夸大的描述,被元代的郭居敬收入二十四孝,神话了王祥求鲤,竟成了孝道的典型。
当前这个时间,一定有真实的记录,王凝之即问王羲之道:“爹,儿闻先伯祖祖祖父,曾卧冰求鲤,以德报怨,只是不知具体,爹可否解答一番,以后辈者仰慕先祖风采。”
王羲之微微一愣,忽笑道:“卧冰求鲤?这是凝之杜撰之语吧,我幼时听祖父讲过,伯祖祖父他老人家自幼孝顺,闻名乡里,确乎有一则典故。”
“东汉末年,先祖母病重食鱼,然冰面结冰,先祖想尽办法,直到黄昏落日,终于将冰面破开,取鱼煮汤,亲身味母,引得当时的乡里邻居津津乐道,渐渐传开。”
听罢,王凝之表示点了点头,表示知晓了。
封建思想真是害人啊,从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开始染上奇幻色彩,再到后面郭居敬的神话,原本的故事早就被歪曲了。
仔细想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