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十章 彩薇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吃过饭后,本该去上族学,但因族学放了三天假期,所以未去。

贾凝经过这些天的勤奋读书,已经将四书五经了解的差不多了,虽然距离精通还远着呢,但考过县、府二试还是有不少把握。

走进书房,一阵书香之气飘散而过,贾凝随手拿起书柜上的《紫阳朱子家训》。

贾凝正襟危坐,微微低头,双眸认真的翻看着这本书。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

朱熹又称朱子、紫阳先生,世称朱文公,其作《四书章句集注》被大周朝钦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为历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大儒,在此世也不例外。

贾凝认为想要考科举,并且想要迅速的在科举考试中考一个好名次。

首先要了解朱子其人,再了解朱子的核心思想,最后再了解朱子的书。

顺序为朱子的人,朱子的思想,朱子的着书。

于是贾凝找了关于朱子生平的书。

书中写道:“朱熹五岁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朱熹十八岁时,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

“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主张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宋廷未采用朱熹的主张,选择议和”。

“同年十一月,宋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

“淳熙六年三月,朱熹任知南康军兼管内劝农事。

当年适逢大旱,灾害严重,朱熹到任后,即着手兴修水利,抗灾救荒,奏乞蠲免星子县税钱,使灾民得以生活”。

“朱熹为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供养贫穷学子,并亲自订立学规”。

朱熹67岁时曾回忆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

……

看到这里贾凝有很多收获,也有不少疑惑,不时望着窗外深深思考。

贾凝最大的疑惑就是“朱子的思想挺是开放,但朱子对于儒家的思想为何如此封建,不读他着的“四书”便不能称作读书人。”

“真是只许他思想开放,不准其他人思想开放?”

思考不久后,贾凝轻松一笑,不想这么多了。

“对于朱熹,后世的评价中有功也有过,也许可能是因为在那个环境中的种种原因吧”贾凝心中想道。

贾凝在前世并不了解朱熹这个人,但却读过他的不少书和诗,也想起了自己前世看过的一篇文章。

文章中的观点认为,宋理学是压制君权的学说,朱子提出理高于势,要求皇帝正心诚意,正是建构了一个高于皇权的理的概念,并以此建立了一整套思想体系,使强权丧失了合理合法性,而理就是所谓的“三纲五常”,也就是贾凝前世的“道德绑架”。

学习的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来到了下午,因为在中午古人不吃饭的,一天只有两顿饭,但是贾凝还是吃了些点心。

贾凝润了润笔,在淡黄色宣纸上写下了最后一个字。

随即放下笔,起身洗了洗手上的墨水,坐在椅上休息着。

晴雯已经在今天中午就来到了府上,但沉迷于学习的贾凝没有来的及去见她,只是让薛芸先安排着。

这时的晴雯还很是傲娇,因为贾凝没有第一时间待见,在她心里可诋毁了贾凝一遍。

贾凝现在想安排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季汉史录 大周一品败家子 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 大明:开局被老六曝光了穿越身份 腹黑王爷,要不得!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兴亡云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