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四章 时间飞逝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第二天,早晨,朝阳缓缓升起,薄雾笼罩着一座二进宅院。

初晨第一缕阳光落在了贾凝的白色衣袍上,金灿灿的光芒显得格外的亮眼。

清风吹絮,在一片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一片柳树环绕其中。

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临风而立,纯白色长袍的袖口镶绣着银丝边流云纹的滚边,腰间束着一条青色祥云宽边锦带,乌黑的头发束起来戴着顶嵌玉小银冠。

贾凝如以往一般上学,在族学中偶尔请教贾代儒,偶尔教教6岁的贾兰。

贾凝如往常日复一日的学习,岁月如梭,韶光易逝,很快十几天就过去了。

庆隆三年,秋天,农历八月15日。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大周朝的“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传统活动分为祭月、燃灯、赏月、追月、观潮、猜谜、吃月饼等等。

这一天,按照大周朝规规,农民,地主,商人,官员,皇帝等都要在家过一天。

中秋节是都要放假的,穷苦的农民却只有短短两个时辰的时间庆祝元宵节。

大周朝的官员一般都放假3天,有些地方的官员放假7天都是常见。

贾凝已经了解了大周的习俗,而他今天也和往常不一样了,因为族学也放假了,所以不能去上族学了。

只得早早起床,在自家的凉亭中观赏了院里的几处景,心情很是舒畅。

说起贾凝家的凉亭啊,用的还是红松木,纹刻精美,凉亭上方嵌着精致纹饰和一些精美的图案,又有些红松木造的椅子和桌子,如果冬天再下了雪,那是再好不过的观景区。

还是贾经花了好几百两银子建成的,造价比整个宅院只便宜一半。

如果不是位置好,还在勋贵圈这边,像这样大小宅院,在外城五百两已经足够买下了。

贾凝家二进宅院的位置离皇宫比那些大臣的家院离的还近。

因为大周朝的京城是分等级的,皇宫居中。

离皇宫最近的是皇族之人,次之勋贵,再次之则是京中的大臣,再再次之便是一些二品以下的官员。

赏了几处美景后,不过才卯时(6:00),所以贾凝又来到了书房中。

在房中点了支檀香,开始温习起昨天的知识。

10多天的时间,贾凝不知是由于前世学过的原因,还是每天废寝忘食的研究《大学》这本书,竟快学完了《大学》,很快就要开始学习起《孟子》了。

至于《孟子》这本书贾凝做为现代人有着更深的理解,因为《孟子》一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性本善”“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

中秋之夜,京城中没有观潮的习俗,只有一些少数民族才有。

但是却有祭月、赏月、燃灯、吃月饼,猜谜等的习俗。

半个时辰后(等于一小时)……

薛芸买好了月饼,用瓷盘装了许多,直到装不下才停,然后端起瓷盘走向了书房。

嘎吱一声,薛芸走进了书房,随即便看见贾凝还在写字,不过她早已经习惯了。

薛芸满脸微笑的看着贾凝,轻声道:“凝儿,快来吃月饼,娘刚买好的,印着花印,还热着呢”。

贾凝轻轻的放下了手中的笔,看向母亲给的月饼,“其饼面绘月宫蟾免,呈圆形”。

看其样子,大概是今年出的新款月饼,不然贾凝早就知晓了,他记忆中印的是花印,不是兔印。

贾凝拿起一块大小一样的月饼,吃了一口便对母亲道:“娘,您别光看着我吃呀!您也吃”。

薛芸盈盈一笑,也和贾凝一样吃了起来。

薛芸吃完最后一口月饼,突然说道:“凝儿,今天酉时要去荣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季汉史录 大周一品败家子 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 大明:开局被老六曝光了穿越身份 腹黑王爷,要不得!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兴亡云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