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張良:我每次聽到「禮賢下士」這四個字,都背後發涼。
嬴政:呵呵,我每次乘馬車出門,都得備四輛車,你知道為什麼嗎?
第三十章 真假嬴政(30)
【忽然有些同情良良了。】
【是啊,昔有吳起為士兵吮瘡,今有嬴政與張相挽臂同游咸陽,這讓人想不賣命都不行啊!】
【太狠了,這下坐實了張家降秦之事,張良光做題是完不成任務了……】
【才抱著張平痛哭,依依送別的韓王,這會兒是不是在吐血啊?】
【可憐韓王,賠了良良又送弩,簡直比榜一大哥還貼心吶!】
嬴政並不在意韓王吐不吐血,張氏一族主動放棄在韓國的家產和地位來投,哪怕張良曾經刺殺過他,這個標榜也得立起來。
正如千金買馬骨,有老張相在萬卷藏書樓里立著,就能讓天下人都看得,他們口中的暴秦,只針對那些殘酷欺壓百姓的世家公卿,而家風良好的有才之士,無論過去是敵是友,都可以在秦王麾下一展所長。
甚至無論年齡大小,無論性別是男是女。
就如十多歲的少年張蒼張良,已過花甲之年的荀卿和張開地,正如相里愛和墨家的幾個女子。
對於嬴政來說,能幹的人,就如同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嬴政發現自己的思路跑偏,立刻收了回來,韓信那小子還不知出生了沒有,倒是可以打聽一下蕭何在哪裡,算下來,這個劉邦身後最大的功臣,比張良還大了兩三歲,史書里記載他曾在大秦出仕,任沛縣主吏掾,以他的才學,這等小官顯然是因為他的家世不夠,無人力薦,才勉勉強強謀得一個出身。
這樣的人,嬴政倒是願意找一找,用一用。
至於那些出身公卿世家,動輒以出身論貴賤的「士人」,嬴政壓根就沒打算用他們。
天下人才濟濟,不缺那些世祿蠹庸之輩。
自他穿越回來之後,如同後世人所說的蝴蝶效應,帶動了這個世界的變化,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出生和死亡。
這是屬於他的時代,卻又不再是前世的那個世界。
憑藉記憶宮殿裡的寶貴資料,他可以比前世走得更穩,更快,更遠。
所以,那些無能之輩的叫囂,說他不孝無道,狂悖無禮,他連理都懶得理。
說他無禮的人,瞧瞧他對張開地這樣的老人都能出城遠迎,不計前嫌,奉為上賓,又有哪點失禮了?
失敗者的無能狂怒,叫得再大聲,表現得再激動,也只會成為勝利者慶賀時歡呼聲中的背景。
更何況,真當他不知,那些人故意這般指責他,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對他們的忽視和打壓。
若是他肯表現一點點對公卿世族的「尊敬」,保留他們的特權,重用他們的子弟,這些罵聲會頓時銷聲匿跡,甚至罵他的人,轉頭都會成為他的擁躉,主動去攻擊其他不肯遵從他的人。
在世家的眼裡,從來沒有什麼善惡正反之分,只有利益關係。
所以無論合縱連橫,有利可圖時眾人趨之若鶩,反之則隨時翻臉背刺,甚至連他們口口聲聲奉為圭臬的「周禮」,也沒能讓他們在東周公國被秦軍滅亡時做出任何支援的舉動。
當然,動動嘴皮子,罵幾句暴秦的話,還是沒少說的。
說歸說,打歸打,也沒耽誤他們跟秦國聯姻送禮送美人,反之,只要刀沒砍在他們身上,割肉出血的不是他們,這睦鄰友好就可以繼續維持下去。
直到……嬴政推出的新法令,徹底推翻了原本周王室與諸侯共治天下的根基,打破了公卿世家保持原來勢力和土地的夢想,真的成了天下公卿世族的公敵。
嬴政腦海里忽地想起《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