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既然涉及到了服装产业,那么原材料的生产及加工就必须提上日程了。
无法想象用毛呢来做内衣……兽皮倒是可以满足极小群体的特殊癖好……然而大规模的成衣生产,最佳的原材料依然是棉布。
然而,这个时代的大明,有棉布吗?答案是:有的。但并不是主流。
棉花的原产地在印度,是具有相当古老驯化历史的作物。早在先秦时期,西域就开始有棉花的种植了,当时叫做白叠花,是作为观赏植物种植的。而后,在宋元时期,传入了内地,依然作为观赏植物种植。
棉花之所以长期作为观赏植物而不是纺织原材料,并不是古人没有发现棉花的纤维可以用来纺纱。而是棉花纤维在纺纱之前,需要的工序,比麻要更复杂。棉花是含有杂质和比较丰富油脂的,必须经过去杂质和脱脂的程序,才能进行纺纱。也就是说,这个成本比麻要高,再加上缺乏规模化种植,成本就更高,自然不会成为制衣原材料的首选。
而这里指的脱脂,并不是后世医用棉意义上的脱脂,可以说,是程度的不同。前者算是初步脱脂,为的是容易纺纱,后者则几乎是脱干净,为的是易吸水。
一直到明朝,棉花才终于找到了一个特别适合生产的地方,就是山东。而朱元璋竟然拿这玩意儿当作给文臣武将的赏赐,为此,还特地鼓励山东农民种植,种棉花的,直接免税!在这样的情况下,山东的棉花种植规模迅速的扩大。乃至一直到后世,山东都是产棉大省。
棉花的规模化种植,终于带来了纺纱的成本降低。于是,终于有人开始纺棉纱、织棉布。然而这个时候,棉纱也好,棉布也罢,依然是小众。因为穿起来比不上丝绸的透气、凉爽和垂坠,成本又比麻要高,所以变得很鸡肋。一般是达官贵人才穿棉布,而普通百姓还是穿麻。
那明代以前的人穿的“布”是啥?“臣本布衣”指的是啥衣服?没错,是麻布。布这个词,其实在晚清,甚至民国,才成为棉布的缺省含义,或者说简称。在以前的数千年历史里,布指的都是麻布。
姜骧当然是知道棉花的价值的。至于纺纱和织布,他有水力机械啊,根本就不在乎这个成本!所以,乔家奉命大举进军山东,开设商行,大规模收购棉花,进一步促进了山东棉花的种植。
同时,九原的制造中心也开始大规模仿制水力纺纱和水力织布的设备,这个并没有想象中难,九原机械制造部门早就能仿制了,毕竟主要都是木头机械,而木工,其实并不缺。
而大明的手工纺纱机和织布机其实也已经相当先进,有些技术上的点,比如飞梭什么的,其实对于工匠而言,是一点就通的,并没有那么玄妙。何况现在姜骧还有老王和小方两个好用的打工人,改造机械什么的,真不叫个事儿。
本质上,姜骧的工业化只是在规模和组织形式上超前,在技术上,并没有超脱这个时代,都是这个时代能够实现的东西。当然,冶金行业是不一样的。
高氏、邢氏、刘氏、折氏、乔氏等被指令在沈阳负责建设棉花加工厂、棉纱厂、棉布厂、染色厂以及军装被服厂。而民用成衣厂依旧放在大连,由几个大白马负责。
原材料自山东走海路运输到盖州,转辽河,再转浑河,一路水运到沈阳,非常方便,并不会增加多少运费成本。而已经初步具备造船能力的大连,正好借用这些物资运输试验船型、培养水手。
棉纺织乃至成衣工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以容纳巨大的人口和劳动力,尤其是,这是自火药厂之后,又一个很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
此前辽东的初始产业基本都是农业、林业和重工业,基本都是重体力劳动,后续展开的军工制造和机械加工,也并不是很合适女性,这就造成极大的劳动力浪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