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因為各行的行首行頭都是經由官服認可,抱團協商定稅議價,一則避免官服苛捐雜稅,二則避免行內欺行霸市惡性競爭,三則合力對抗外來商戶,維護本行利益。
就連辛棄疾這樣有錢有勢的大佬,到了臨安城都是先打聽各行行首,投貼拜會後,才開始購買商鋪安排人手入行,其中也少不了跟那些行社打交道,杜十娘久在歡場,長袖善舞,與那些人談起事來頭頭是道,還真是給他省了不少力氣。
也正是有這些行社牽頭,南宋的商業繁榮,商稅遠超農稅,成為大宋經濟的重要支柱,才能扛得住遼金兩代的歲幣勒索,換得百年屈辱的太平日子。
且不去想那些糟心的事兒,太上皇的召見倒是讓方靖遠有了新的思路,正好可以去對付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老夫子們。
趙構這人,說起來有千般不是,萬般不對,從聞金跑得快到寵幸佞臣迫害忠良,可以說是被後世唾罵恨之入骨的反派角色,但從另一個方面而言,他在位二十多年,穩定南宋局面,大力推動經濟發展,比他父祖輩的奢華享受而言,已是克己利民,強父勝祖百倍。
別的不說,單說曾有官員因外商鬧事要關閉海市,禁絕對外貿易,驅逐海商時,這位官家就很是實誠地說:「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動以萬計……豈不勝取之於民?」(注1)賺老外的錢當然勝過賺自己人的錢,他能看到這點,並且藉此而減輕對百姓的賦稅,也是南宋能夠很快恢復繁榮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
正是看出這位的能屈能伸,重利輕義,方靖遠才能抓到他怕死的痛腳得以脫身,否則以他對趙昚說的那些話,趙構真要治罪,他也真沒辦法。
既然大家都講道理(錢),那有很多事就可以談了。
畢竟,現在的南宋只是偏安一時,金國內部的混亂一旦平定,早晚還要對他們下手,單單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根本說服不了那些老大人,唯有一個「利」字當頭,不但能讓皇帝讓步,還能讓人把「道義」放兩旁,曲線救國,莫過於此了。
於是,大朝會時,從禮部到吏部、戶部、刑部,除了兵部和工部的人之外,都揣著一袖子的奏摺,準備狠狠地給這位探花郎一個教訓時,卻見他搬了幅八聯屏風上堂,開始給大家上臨安風物特產經濟課。
當頭炮就啞了火。
對方靖遠而言,其實一開始,他是打算做個臨安美食地圖的,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結果跟杜十娘一聊,又加上不少臨安特產,吃喝玩樂一條龍,衣食住行少不了,如此增增補補的,就算寫不滿四百四十行,這地圖也快盛不下了。
禮部尚書剛說了一句「女子當以貞靜為主,相夫教子,李氏於流放中拋頭露面,有失顏面,貞這一字,便當不得……」
方靖遠立刻問道:「朱尚書的意思是,理應將女子都關在家裡,沒事繡個花帶帶孩子就行,出去拋頭露面做事的,都屬不貞?」
朱尚書隱約覺得他言語中似有陷阱,小心地說道:「這也不能說是關,世道不平,本身女子體弱,出門若是遇事,危難之際又當如何?」
方靖遠呵呵一笑,「朱尚書還真是憐惜弱小,世道不平原因何在?若說危險就不出門,不光是女子不能出門,我看你我都不方便出門才是,若論起力氣來,朱尚書和我,怕是都比不過菜市口的孫二娘!」
「孫二娘是何人?」趙昚聽得津津有味,隨口發問。
方靖遠答道:「是肉行里的屠戶娘子,百十斤的豬肉單手就能拎起,我和朱尚書兩人加一起怕也打不過的。」
「噗!」趙昚不禁失笑,「你何時認得個屠戶家的娘子,竟也有這等本事?」
朱尚書一聽他說拎豬,就氣得鬍鬚顫抖,若非在朝會大殿之上,只怕早就用朝笏敲打他了,「此乃特例,你也說了是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