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到了岁末,几桩事情总算都有了下文。
高丽和尚选择了回国,苏轼安排人一路护送,附近的明州,也就是宁波出海的船少,便直接将几人送到泉州,总算坐上了回高丽的商船,当然,那两尊金塔也没了下文。
度牒的事情,朝廷又重新加赐了淮南和两浙共六百道,这下大家都不用争了,苏轼也终于有钱可以解决西湖的问题了。
不过在这期间,又发生了两件大事。
这年十月,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生辰,在处理完辽国内乱之后,这位登基三十多年的太平天子潜心佛法,带着大辽一路往下。
苏过觉得有些可惜,跟苏轼说道:“若是爹爹出使,我定要陪着同去,看看北国如今是何光景。”
“我可以写信让子由带上你,毕竟使团那么大,你可以给他当个随从。”苏轼笑道。
苏过叹道:“我可不愿与叔父同行,他定会教训我一路。”
苏轼很好奇,苏过怎么就总和苏辙看不对眼呢,问道:“你对子由到底有什么意见?”
“我哪敢有意见,”苏过苦笑,说道:“叔父看着和和气气的,其实固执得很,我与他在一些事情上看法差别太大,说不上几句就僵了。”
苏轼笑道:“你自己也是不听劝的,还说他呢,你且说说在哪些事情上看法差异大。”
苏过想了想,便拿出使辽国这件事来举例,说道:“依我看来,出使辽国是刺探对方虚实的大好机会,但叔父肯定什么都不会做,他就看看沿途风景,再写几首诗鄙夷一下契丹人或者表达一下思乡之情,便回来了。”
“两国通好八十多年,何必做那些细作之事惹怒契丹人。”苏轼自然是站在他弟那边。
苏过摊摊手,说道:“我以澶渊之盟为耻,尊崇的是太祖太宗的收复燕云之志。”
宋朝推崇祖宗之法,所以苏过只能这么说,跟苏轼去解释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根本没有意义。
苏辙就更不可能理解了,他专门写文章论过割让燕云十六州之事,观点是石敬瑭受割地之害,而本朝受割地之利,认为北方戎狄为患自古便有之,如今契丹人有了燕云,便可以自给自足了,无需南下侵扰,再加上学习了中原礼仪,就更不会轻启战端了。
所以苏辙最后的总结是,大宋没有割地的耻辱,却享受了割地的好处,这是天意,而非人事。
嗯……三观实在差太多,苏过只能放弃了。
苏轼稍微好一点,说道:“可太祖太宗的收复都失败了,而且战事一开,又是生灵涂炭,眼下在边境做好防务不就可以了。”
宋朝怕打仗,是骨子里的怕,只要能和平共处,万事好商量。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苏过笑道:“再说大辽如今是没有威胁,但草原霸主向来更迭频繁,焉知北方不会出现更强大的戎狄?”
苏轼笑道:“这又是哪来的话,不过你年轻气盛,有这想法也正常,以后便能明白我辈的苦心了。”
慢慢来吧,苏过也没指望三言两语就能让苏轼扭转观念,而且就算说服了一个苏轼,也改变不了什么,毕竟是几代皇帝和文臣们种下的恶果了。
第二件大事,则是章惇回来了。
十二月初,章惇孝期已满,朝廷立马下诏将他降职为通议大夫,提举杭州洞霄宫,这是早就确定的事了,只是碍着他还在丧期之内,所以诏令一直没有发下来。
朝廷还算有点温情,但是不多。
苏过第一时间前去拜访,但苏轼没有一起,他忙着西湖的事,况且眼下去见章惇也尴尬。
几年没见,章惇看着精神差了许多,不过眼神依旧锐利,不输当年,看到苏过,也没了当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