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王琼姿当然是大力支持。
晚上,李逸突然问王琼姿要什么奖赏,王琼姿奇道:“怎么突然要赏赐我?”
李逸笑道:“皇后令人去外国找的这些粮食若是推广给大周百姓,不知可以救多少人的性命,这于大周是有大功,所以值得重重赏赐。”
王琼姿一时还真想不出要什么,实在是她现在什么都不差,于是摇头,“想不出来该要什么。”
这是她的真心话,现在确实不缺什么,李逸甚至将他自己的经济大权都给了她,内承运库她现在插不上手,但是李逸把他自己的私库给了王琼姿管。
大周高祖建国,共有十库,其中以内承运库为主,名义上隶属户部与工部管,实则皇帝派了太监监督,户部与太监共同管理,互相制衡。军费、官员俸禄、皇室开销都从内承运库出。虽然李逸是皇帝,但是他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乱用银子,某些不该用的地方用了,阁老与御史们就会上疏皇帝,指责与批评随之而来。
自李逸登基后,一面改革内库的管理制度,一面着手建立自己的私库。私库,顾名思义,专属于皇帝自己的小金库,皇帝从中支取银两,只需自己开心就好,大臣再哔哔也没用。
私库的银子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出自皇庄,到李逸这一代,皇室共有两万多顷皇庄,每年纳粮近二十石,纳银子十几万两,此乃私库大头。二是罪产入库,举个例子,某个官员犯了抄家的大罪,抄来的银子就是入皇帝的私库。三则是各地官员与藩王的进贡。
此三项收入不可小觑,李逸登基不满四年,私库中已经很丰厚了。王琼姿翻看账本,啧啧感叹,还做什么生意啊,哪有当皇帝来钱快。
如今李逸的私库已经归了王琼姿管理。王琼姿在官员进贡这一项上砍了许多,很多不必要的东西直接停止进贡,以免劳民伤财。同时她也在想一些开源的法子,投了不少钱在南京、泉州等地开造船厂,还组了一支船队出海,在松江等地办大型的织布厂,货物主要针对海外。
花出去不少银子,暂时还没看到收益,王琼姿把账本拿给李逸看,李逸随便她折腾。
是以,这段日子她万事顺心,实在没什么想要的。
李逸便道:“那你想到了再跟我说。”
两人吃完晚膳,李逸在灯下批阅奏折,王琼姿则兴致勃勃地在筹谋办瓷窑烧瓷。大周瓷器传承前朝的风格,以单色釉瓷器为主,青花瓷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彩釉瓷器也很美啊,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颜色美不胜收。王琼姿是个大俗人,虽然爱青花瓷的淡雅清新,但是也喜爱彩釉瓷啊,在现代的时候,她去逛博物馆,看到那个清代五彩十二花神杯,小巧玲珑,真想拥有一套啊。
这么多项安排下去,她手中的人就有些不够用了,只能从李逸那边拨了几个太监过来暂时用一用,好在王琼姿不拘于用人,制定规章,奖罚分明,直接从民间招募人才,进展很快。
在现代办厂子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她现在基本上等于没有问题,钱财方面足够,宫里的太监出去交际,地方上官员不会无故为难,这几个厂子办下来都很顺利。
李逸阅批玩奏折后,凑过来跟王琼姿一起看,花出去多少银子他倒不在乎,见王琼姿盘算日后可以挣回来的,他小小地吃惊,“竟然有这么多?”
“当然,这还算少的,等航路走通了,把咱们的货物卖到外国去,只会越来越多。”要知道未来经济是沿海经济,沿海地带大多比内地发展的好。
李逸道:“有了这笔钱,我便可以专门筹一支军队,好好训练他们。”
王琼姿:“军队的钱不是应该从内库出吗?”
李逸解释道:“我想自己打造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完全属于我,所有的军费都从私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