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三十四章 太祖誓碑 (第4/6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新五代史》云:周世宗柴荣共有子七人,“长曰宜哥,次二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让,次曰熙谨,次曰熙诲。宜哥与其二,皆为汉诛”;宋乾德二年(964),“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所终”。还有一个孩子被潘美收养了,后来颇有建树。

开宝六年(973),二十岁的柴宗训在房州去世,此距禅位已有十四年。赵匡胤素服发哀,辍朝十日,溢号恭帝,葬周世宗陵之侧旧顺陵。

郑王死后,小符太后出家号为玉清禅师,淳化四年十月(993),小符太后薨,宋廷以后礼葬于懿陵,陪于其姐西北。

柴宗训的儿子柴永琦被降封为郑国公,从此世世代代世袭爵位。

宋仁宗时期,柴宗训的嫡系断了。仁宗诏取柴氏谱系,选择柴氏旁支一名辈分最大的封为崇义公,担任了祀奉后周宗庙的职位。寻录周世宗从孙柴元亨为三班奉职,又诏每郊祀录周世宗子孙一人。

至和四年(1057),封柴泳为崇义公,给田十顷,奉周室祀,子可袭封,并给西京周庙祭享器服。

宋神宗时,录周世宗从曾孙柴思恭等为三班奉职。

宋徽宗时,诏柴氏后已封崇义公,再官恭帝后为宣教郎,监周陵庙,世为三悟。

南宋时,高宗、理宗诸朝也时有封柴氏袭崇义公之爵。

可见,在整个大宋朝,柴氏子孙所受封赏一直与宋朝相始终,宋廷如此优待亡国之后裔,这在其他朝代是少有可比的。

《水浒传》以此为蓝本,演绎柴家后人“小旋风”柴进,说他拥有御赐的“丹书铁券”,无论柴氏子孙犯有多大的罪过,大宋朝廷一律不予追究,说明大宋善待柴氏子孙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第二条,对于“不得杀士大夫”一项,大宋重文抑武,赵匡胤及其后继者,确实比较严格地遵守着。

太祖在平定南方各割据政权时,坚持不杀降王。如平定后蜀,召其国君孟昶入京。有大臣密奏,请擒杀其君臣,以防生变。

太祖怒批道:“汝好雀儿肚肠!”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中云:“宋初降王子弟布满中外”,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少见的,开国皇帝多数都是执行“斩草除根”,赵匡胤坚持不杀他们,让他们在京城自由自在出入,而且还封官加爵。

宰相赵普好几次在赵匡胤面前说起以前不善待自己的人,想把他们给法办了。

宋太祖给他的答复是:“倘若在凡俗尘世都能认出日后的天子宰相,那人人都去寻找了。”坚决不允许动他们,此后,赵普再也不敢在赵匡胤面前提起类似话题。

一代名相范仲淹曾由衷地赞叹道:“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

北宋后期出现的冗官现象,与誓碑规定的优待士大夫,不轻易诛杀大臣政策,有直接关系。

神宗时期,陕西用兵失利,准备斩一朝臣时,宰相蔡确进谏道:“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

可见,誓碑这一祖宗家法,一方面激发着文臣士大夫的爱国热忱,一方面也使一些掌权的文臣无所顾忌,甚至横行不法。

当然,誓约的“不杀”不等于绝对不能杀,对乱臣贼子、贪官污吏,激起民愤的,还是可以将家法放在一边而开杀戒的。

太祖在位时主要因谋反和贪污受贿罪处死过一批官吏,这是开国初期整顿吏治所必需的。《宋史》赞他:“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

然而不杀大臣这一条大宋基本国策,得以顺利实施,都是太祖誓碑上的誓约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一条奇怪的路

赵匡胤出身行伍,为了江山社稷,他对武将的防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同时对各种威胁政权的事,考虑得相当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 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 明日方舟地狱难度的摆烂主义者 驸马爷快跑,公主要找你报仇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 大唐第一将 一统银河:造反后发现皇帝是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