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且说李纨和凤姐前去探听贾母的口风,欲询问小年是大办还是小办,若是小办直接由公中出银钱便是,若是大办,少不了要贾母出些银钱。
贾母觉得今年贾府发生了太多的祸事,但同时又有不少喜事发生,贾珠乡试考中解元给贾母挣了一个天大的脸面,而元春成为北静王妃则又是一大喜事,贾母因此决定小年办的得体就是了,但是过年却是要大半的。
李纨多少有些撇不开脸面,不敢伸手向贾母要钱,但凤姐可是精明的狠,不停的跟贾母说着如何如何办年夜饭比较气魄,但临了却是骂了乌庄头,说其今年送上来的田产收入减少了三四成,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公中不宽裕。
贾母自然也知道公中不宽裕,毕竟先前贾政赴齐州任知府带走了不少银钱,元春出嫁又花了一大笔,贾母也知道元春的婚事之所以能办的那么风光,那是因为她的好孙儿贾珠添了三万两银子。
贾母也非一毛不拔之辈,因此大手一挥直接让鸳鸯拿出五千两银票给李纨和凤姐用来张罗着办一场盛大的年夜饭。
李纨此前将贾珠欲拿一万两银子贴补家中的事和凤姐说了,并且说了一些新建制衣厂亏空的事,多有不想让贾珠掏这一万两银子的意思。
凤姐和金氏交好,因此自然也知道贾珠新建的制衣厂一直都是亏空,她虽私下里也让平儿拿了些积蓄欲帮衬贾珠,但是却被贾珠以大男人岂能花女人的私房钱为由给拒绝了。
因此李纨和凤姐一商量,便将主意打到了贾母头上,贾母若是愿意出这银子,那自然是最好,贾母若是不愿意的话,凤姐便打算串通鸳鸯从贾母房内拿点值钱的古董去当铺换银子,毕竟鸳鸯说白了也是贾珠的人。
小年之际,贾府在京八方子嗣全都齐聚宁国府祠堂,虽说贾珠说过众人若是在皇城无法谋生,便返回金陵老家,贾府会送上二百两纹银当路费,但是至如今却依旧无一房子嗣返回金陵老家。
虽说居长安,大不易,但是作为当下人,又有谁不想生活在皇城这个繁华富饶的天字脚下呢?
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众人向来花钱大手大脚惯了,岂会愿意回金陵老家和农夫为伍,而且其余六房子弟基本上都是靠荣国府和宁国府下发的差事谋生。
再者当了那么些年的寄生虫,突然让他们另寻他处,没人会愿意的,毕竟贾府这颗参天大树虽饱经风霜,甚至被天雷噼断了枝丫,但很快又涨了出来。
特别是贾珠启用了贾璜夫妇在一品阁担任要职,这让其他各房子弟都有了盼头,因此贾珠不出府还好,一出府比他小的玉字辈和草字辈子弟皆围上前来几斤阿谀奉承,为的自然是在贾珠手下谋个差事,混口饭吃。
最重要的是众子弟借着小年祭祀一事向贾母大倒苦水,哭哭啼啼的,自然让贾母东了恻隐之心。贾母一直认为其余六房子弟虽然早已分出去自立更生,但毕竟还是贾府子弟,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贾府多多少少还是要帮衬一下的。
贾母既然发了话,贾珠虽然心里不爽快,但当着众人的面也不由得答应下来,不过贾珠却是年终一品阁的工人即将放假为由作为托词,众人若是想寻差事,且过了元宵再来找他,届时必定给他们安排。
贾母发话,贾珠当众应下,是而贾府祭祀先祖一事方才圆满落幕。
祭祀刚一结束,贾珠便欲动身前往一品阁,但还未出宁国府的门,便见贾璜忙上前来请安,而后小声的说道:“大爷!你且跟我来!我有话要和你说!”
贾珠好奇贾璜有何话要和自己说,难不成自己在制衣厂办公处欺负金氏的事情别人传到了贾璜的耳中?
但制衣厂的一众管事可都是贾珠买来的女婢,是自己人,想来也没谁会把贾珠的风流韵事给说出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