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二章 济熺、马皇后、红楼梦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得允熥顽劣,但是今天觉得他突然长大了。这段时间云南初定,有一堆事务需要孩儿处理,要不允熥您先帮忙养几天,起居的事情,俺让常嬷嬷过来伺候着。”

马皇后勉强笑道:“俺也是这个意思,这孩子俺看着亲,就让他留下。小玉儿,你去安排下,让常嬷嬷也跟着住过来。”

朱允熥见气氛不错,趁机发问:“爹爹,刚刚孩儿读论语,有所不解,爹爹能否为孩儿解惑?”

朱标将信将疑地问道:“小小年纪你还能读懂论语不成,罢了,说出来让俺给你解惑。”

随即朱允熥将刚刚的问题详细的描述了一遍,并且问道:“爹爹,孩儿年幼无知,烦请爹爹解惑。”

朱标听完,沉默良久,只是心中默念“允熥小小年纪怎会有如此见解?常嬷嬷虽说曾陪洛华读书,但是即便是洛华也无此见解吧?莫非允熥是神童?”

朱允熥此时心中默想“小爷来自信息爆炸时代,这种东西还能说出十套八套,不说到你怀疑儒家,我真是愧对列位自媒体大佬。”

一直以儒雅,好学自居的朱标只能含糊其辞的糊弄过去,并暗暗记下,决定明天召见翰林学士询问。

马皇后之前虽在一旁沉默不语,但在不停地打量着这个前几天还是默默无闻的孙儿。“那么允熥,你既然前面说了一大堆,对此有何见解。”

朱允熥突然诚惶诚恐的回答:“孙臣不敢,孙臣怕有辱先贤。”

朱标不以为意的说:“稚童之言,吾等岂会计较,但说无妨。”

朱允熥一本正经的答道。

其一,论语并非孔圣所着,而是孔圣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着。孔圣经历横跨数十载,所有记载是否可全信?

其二,论语注解版本十分繁杂,那么到底哪一种才是孔圣本身意思,其实谁也无法确定。

其三,孔圣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可见孔圣也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因此,孔圣并非天生圣人,也是在不断学习实践中成为圣人。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见解,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孔圣可能对以前的观点有所改变。孔圣又强调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

结合论语成书的背景,俺认为俺们不仅要学圣人言,更要对其有所思,对其矛盾处要勇于提出,仔细探究。对于各种注解要充分比照考证,方能更好地体会圣人之言。

听到这里,朱标不由地发问:“允熥,你读了多久,能想出这么一堆歪理来。圣人之言就是圣人之言,刚刚那些话切莫让外人听去。”

马皇后埋怨道:“老大,说了童言无忌。俺觉得允熥这孩子说得很好,也有几分道理。”

朱允熥也忙回道:“爹爹,俺说俺是过目不忘您信不信,俺就觉得那论语不难,俺自己读着都有想法。俺就读了半天论语,读过的俺记的大差不差。不信,不信您考俺。”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此何解?朱标问道。

孔圣的意思是每个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君是君,臣是臣,要本分,做好自己所要做的工作。

“嘿嘿,真是天赐良机,活该这帮官员倒霉了。谢谢来自亲爹的助攻。”朱允熥一边心里暗喜,一边一本正经地继续回答。

放到朝堂里,每个衙门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越过本职工作管一些不该管的事情。俺听闻两宋的官员动不动就要规劝帝王,为自己博一个名声,这就是典型的违背圣人教训。

朱标未做任何评价,继续问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何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季汉史录 大周一品败家子 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 大明:开局被老六曝光了穿越身份 腹黑王爷,要不得!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兴亡云烟事